栏目
首页 > 家庭养花 > 栽培技巧

桔梗栽培技术


  1、概述
  
  桔梗系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ocodon grandiflorum)的干燥根,别名包袱花、铃铛花。性微温,味苦、辛,根含桔梗皂甙,水解产生桔梗甙元为三萜酸的混合物,一种是桔梗皂甙元,另一种是远志酸。还含有桔梗酸A、B、C和菊糖、桔梗糖等。具有宜肺、利咽、祛痰、排浓等功效。对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胸闷腹胀、支气管炎、肺脓疡、胸膜炎有疗效。年需求量约为500万kg。其中每年出口20万kg左右,另有一部分用于淹制桔梗咸菜做副食用。全国现栽培面积约6.67万hm2,野生资源蕴藏量5 400万kg左右,基本可保证医疗和出口需要,在市场上属于大宗平销药材品种。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以安徽桐城的″桐城梗″质量为佳。东北、内蒙古野生产量较大,华东、华北地区家种产量较大;东北、华北地区总产量最大,华东地区的产品质量最好。
  药理研究表明:狗口服桔梗煎剂,能促进支气管粘膜分泌物增多而有祛痰作用,并有消炎作用;桔梗皂甙有降低大鼠肝脏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胆固醇及胆酸的分泌;在试管内桔梗对絮状表面癣菌有抑制作用;桔梗的溶血作用相当强,故只宜口服,不能作注射剂用。
  
  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木,高30~100cm,有乳汁。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外皮黄褐色。干后有纵皱,折断面白色或淡黄色。茎直立,上部稍分枝。叶近无柄,茎中下部的叶常对生或3~4片轮生,上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1~2.5cm,有锐齿。花单枝顶生或数朵组成疏总状花序;花冠钟形,蓝紫色或蓝白色,5裂片。蒴果倒卵形,成熟时上部5裂。种子多数,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3、生态特性
  
  桔梗具有喜光、喜湿、耐寒的特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家种。野生桔梗多生于干燥山坡、丘陵坡地、林缘灌丛、砍伐后的杂木林间、干草甸和草原;家种多栽培于向阳背风、肥沃的地块,忌积水地块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良好。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易引起根部腐烂,在北方当年播种的幼苗可忍受-21 ℃的低温。
  桔梗种子在10~15℃时即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常温条件下贮藏30个月后种子发芽率降为33.6%,低温条件下贮藏种子寿命至少可延长2年。桔梗为直根系植物,种子萌发后,胚根当年主要是延长生长。1年生苗根茎上仅有1个顶芽;2年生苗除顶芽外,一般可萌发侧芽2~4个,由于分枝多,叶总面积增加,提高了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根的生长。主根的伸长以第1年最快,可达10~30cm;第2年较缓慢,但明显增粗。桔梗在东北约于4月中下旬至5月初破土出苗,随气温的升高而抽茎、展叶,5~6月为营养生长时期,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开花期,9月进入果期,10月份地上部分逐渐枯死。
  
  4、栽培技术
  
  4.1适地整地
  应选向阳、背风、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种,冬季深耕25~40cm,耕时先施足基肥,每hm2施有机肥37 500kg,过磷酸钙375 kg,翌年春季播种前再行耕翻耙细,作成宽约1.5m、高25cm的地上床,步道沟宽40~50cm。也可以垄播。
  4.2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进行繁殖。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种植方式。
  (1)采种 桔梗果实由上至下陆续成熟,留种植株应于6月上旬剪去小侧枝和顶端部分花序,使养分集中,上中部果实充分成熟,籽粒饱满。一般在9~10月果色由绿转黄时采摘。过迟,蒴果开裂,种子易散失。采摘后置通风、干燥的室内后熟2d~3d,晒干脱粒备用。
  (2)田间直播 种子直播长成的植株叉少、根直、质量高,且方法简单、省时省力。被广为采用,直播多在春季进行,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放入50℃水中,搅拌至水凉后,再浸泡8h捞出,这样处理可浸淋掉部分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有利于种子萌发,然后将种子放于催芽盘内进行催芽,保持催芽温度20~25℃,催芽盘上可用麻袋或纱布覆盖种子,进行保湿,每天早晚各用温水投洗一次种子,4d~5d后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田间直播多采用条播方式,在做好床面横向开沟,深2~3cm,沟距20~25cm,将已处理好的种子混拌上10倍的细沙土,均匀地撒到沟里,覆土后轻轻镇压,播后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10d~15d出苗,每公顷播种量15 kg。秋播,覆土后上面再盖稻草,增湿保温,翌年5月出苗。
   (3)育苗移栽 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以选择良种壮苗,调整栽植宽度,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要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育苗,育苗的种子处理和田间直播的种子处理相同。育苗做宽1.2~1.5m、高25cm的地上床,做床前施入基肥并与床土均匀混合,整平耙细,在整好的床面上按行距10cm开沟,沟深1.0~1.5cm,播下种子,覆土厚1cm稍加压实,上面盖上草或树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5d左右即出苗,苗出土后撤下覆盖物。至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次年春季出苗前移栽,将根掘起,按行距20~25cm,沟深10~15cm在移栽床上开横沟,将植株斜放于沟中,株距6cm,栽后覆细土,稍压实浇水即可。
  4.3田间管理
  (1)间苗和定苗 直播田里,在苗高3~6cm时间苗1或2次,疏去过密的苗,当苗高6cm时按株距6~10cm进行定苗。定苗时要除去小苗、弱苗和病苗,在出苗稀或没有苗的地方进行补苗。补苗常与间苗同时进行,即把间出的大苗栽于缺苗处。
  (2)除草追肥 幼苗期必须经常除草、松土。苗期拔草要轻,以免带出小苗。间苗要结合松土、除草,定苗后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宜浅,以免伤根,定植地浇水后,在干湿适宜时进行浅松土。苗高约15cm时,每hm2追施过磷酸钙300kg、硫酸铵180kg,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松土,天旱时浇水。在雨季前结合松土进行培土,防止倒伏。定苗后如遇干旱,可适当浇水。雨季排除地内积水,以免烂根。
  (3)疏花、疏果、防倒伏 桔梗开花结果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疏花和疏果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生产上一直人工摘除花蕾。由于桔梗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摘除花蕾后,可迅速萌发侧枝,形成新花蕾。这样每隔半月需摘一次,整个花期需摘5或6次花蕾,费工费力,对枝叶损伤大。可利用植物激素乙烯利,浓度750μg/g~1000μg/g,在盛花期对着花蕾喷雾,以花朵沾满药液为度,每hm2用药液1125kg~1500kg可达到除花效果,该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安全。
   留种的植株则在苗高10~12cm时去掉顶芽,以利多萌发侧芽,促使开花结果。为集中养分供给中上部果实,促使种子饱满,在种子田内应将茎下部侧枝上形成的花蕾摘掉.
  
  5、病虫害防治
  
  5.1枯萎病
  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近地根头部和茎基部变褐呈干腐状。病菌沿导管向上扩展使全株枯萎。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雨后注意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茎基部。
  5.2斑枯病
  此病主要危害叶部,使叶片产生不规则或近圆形褐色病斑,严重叶早期脱落。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植株残体并烧掉;展叶后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d~10d喷施一次,连续3~4次。
  5.3线虫病
  根受害后,地上茎叶早枯,地下根部长有瘤状突起,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①播种前用80%二溴氯丙烷或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②每公顷施1 500 kg茶籽饼肥作基肥,混入土壤,可减轻危害;③不用病苗定植。
  5.4桔梗紫纹羽病
  受害根部变红,后渐变为红褐色至紫褐色。根皮上密布网状红褐色菌丝,最后形成绿豆大的紫褐色菌核,直至根部只剩下一空壳,茎叶枯萎死亡。9月中旬危害严重,10月底根部全部腐烂,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①忌连作,实行水旱轮作;②拔株病株烧毁,病穴用石灰石消毒;③山地每公顷施用1 500 kg石灰粉可减轻危害。
  5.5桔梗炭疽病
  7~8月高温时发病,以后迅速蔓延,全体倒伏。初期茎基部出现褐色斑点,渐扩大到茎四周,表面褐色粗糙,后期病部收缩倒伏。防治方法:①幼苗出土前喷70%退菌特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预防;②7~8月喷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10d一次,连喷3~4次。
  5.6蛴螬
  以幼虫危害,咬食幼苗及根部,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防治方法:发病期间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75%辛硫磷700倍液浇灌。
  
  6、采收加工
  
  6.1采收
  桔梗种植后2年或3年采收,于春、秋两季进行,以秋季采者体重、质实,质量较佳。一般在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过早根部尚未充实,折干率低,影响产量;过迟收获不易剥皮。采时用镐刨取根部,去掉茎、叶,抖去泥土,剪掉须根,浸水洗净,然后进行去外皮的初加工。
  6.2加工
  用碗片或竹刀刮去外皮。刮皮要趁鲜,最好挖回后就进行,时间拖长了,其根皮难刮。根皮刮净干燥快。刮好后,洗净晒干,除去芦头,润透、切片、晒干、贮藏备用。
  产品质量:以无外皮、芦头、杂质、虫蛀、霉变、足干为好。每hm2产干品4 500kg左右,折干率30%。根条肥大、色白、质坚实、断面稍有颗粒状、具菊花纹、味苦者为上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