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 2023-09-18开花植物在恐龙灭绝事件中幸免于难
- 2023-09-14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土壤团聚体真菌功能群介导的碳氮动态
- 2023-09-14种间杂交在气候边缘区表现出明显增强
- 2023-09-14中国西南山地海拔梯度高山草甸群落植物花粉和胚珠性状变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2023-09-14昆明植物所在横断山区红豆杉属物种形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2023-09-14《一生情缘植物学——吴征镒传》出版
- 2023-09-14叶脉特征和角质层结构揭示裸子植物化石系统学与演化新认识
- 2023-09-14植物所科研人员在牡丹当年生枝的发育方面取得新进展
- 2023-09-07成都生物所建立兰科盆距兰属新分类系统并发表盆距兰属两新种
- 2023-09-07成都生物所发现报春花属新物种-墨脱报春
- 2023-09-05农科院李建平研究员课题组科研助理招聘启事
- 2023-09-05农科院李建平研究员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 2023-09-05植被交错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
- 2023-09-05植物所科研人员定量评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总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 2023-09-04植物新种“黄鹂马铃苣苔”
- 2023-08-31全球新物种+1:阳际峰景天
- 2023-08-31保山首次拍到龙陵秋海棠开花
- 2023-08-31植被交错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
- 2023-08-31沈阳生态所在植物性状预测根际激发效应方面取得进展
- 2023-08-31沈阳生态所在草原植被稳定性对干旱的响应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 2023-08-31EMBO J|杨淑华团队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耐低温的分子机制
- 2023-08-24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 2023-08-24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实验室科技岗位招聘启事
- 2023-08-2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正式出版
- 2023-08-21喀斯特区域农业生态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2023-08-21版纳植物园就“如何实现陆生植物零灭绝”发表综述
- 2023-08-21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碳源供给机制
- 2023-08-21泥炭藓湿地中独特的金属-有机碳保护机制
- 2023-08-21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
- 2023-08-21雨润万物 丰盈夺目
- 2023-08-21发现植物中与器官运动促成自交相关的一种新的细胞类型
- 2023-08-10云南铁杉年轮揭示云南中部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
- 2023-08-10水汽压差升高加剧了热带季节雨林红椿径向生长的膨压限制
- 2023-08-10云南和广西的青梅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取得新进展
- 2023-08-10花蜜生产是否是植物的投资代价?
- 2023-08-10遗传发育所科研人员发现植物受精恢复新机制
- 2023-08-10遗传发育所科研人员在植物干旱信号转导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2023-08-10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活性羰基清除系统参与植物高光适应的分子机制
- 2023-08-10植物所科研人员在西北牡丹色斑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2023-08-10植物所科研人员在牡丹花器官数量变异遗传调控网络方面取得新进展
- 2023-08-10武汉植物园在预测气候变化对东非特有濒危番荔枝科植物的潜在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 2023-08-10武汉植物园在鞭寄生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 2023-08-10武汉植物园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兰花新种-卧龙卷瓣兰(Bulbophyllum wolongense)
- 2023-07-17植物所金效华研究组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和保护策略研究中获进展
- 2023-07-17植物所石雷研究组揭示薰衣草近缘物种分化及精油品质差异的分子机制
- 2023-07-17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多年冻土区植物功能性状对增温的响应特征
- 2023-07-17RS:揭示1980年以来青藏高原植被对温度响应与反馈的年度与季节趋势
- 2023-07-17《中国真菌志 · 第六十三卷 牛肝菌科 (III)》出版
- 2023-07-12珠穆朗玛峰不同海拔喜马拉雅冷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023-07-12微生物所研究揭示近红外光(NIR)提高植物抗病毒能力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