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病害防治

关于果树螨类防治的几个问题

 螨类历来是果树的主要害虫。因其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防治较为困难。只有了解其发生规律,准确把握用药时机,合理选择农药品种,科学用药,才能有效进行治理。

  1.果树螨类的发生特点

  适温干旱是螨类猖撅发生的重要因素。气温12℃左右时螨类虫口开始增长,16℃时成倍增长,20℃以上时盛发,28℃以上时受抑制;相对温度60% ~70%时最重,暴雨对螨类有较大的冲刷消灭作用。螨类世代历期短,在发生盛期,完成一个世代需14~16天,其中卵期 5-6天,幼螨2天,若螨5~6天,成螨产卵前期1.5天左右;螨类年发生代数多,雌成螨寿命5-28天,严重存在前代成虫和后代若螨同时存在的现象。螨类多以卵和成螨在叶背越冬,立春后天气转暖时越冬卵出现盛孵期,春梢转绿后,大量虫口从去年秋梢转移至春梢为害,此时虫口密度剧增,出现第一次高峰,往往在花期为害成灾,造成落叶,影响坐果率。秋梢转绿期,螨类虫口密度再上升,出现第二次高峰。常见红蜘蛛的分布随支梢抽发顺序而转移。卵多产于叶片、果实及嫩枝上,以叶背主脉两侧为多。

  2.螨类的抗药性问题

  螨类的抗药能力因不同地区、不同田块、同一田块不同时期而不同。螨类的不同虫态的抗药性也不同,初孵幼螨抗药性最弱,若螨、成螨抗药性较强,所得到的抗药性能遗传多代。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很多:在一个地区,长时期、大面积、单—地使用同一种农药易使螨类产生抗药性;不合理地高浓度用药,次数过频,间隔时间过短,对螨类产生巨大的选择压力,迫使其产生变异而较快产生抗药性;在成、若螨高峰期用药,也易产生抗药性。

  3.关于用药时期问题

  在螨类虫口基数低时防治,能较长时期地控制螨类为害,即越冬后第一代虫口和螨卵孵化初期是用药防治的最佳时机,此时螨类抗性最弱。防治螨类有四个关键时期,一是初花期,二是花谢后半月期,三是6月下旬~8月的发生盛期,四是越冬孵化期。目前大部分果农忽视了秋、冬季螨类的防治,而秋季螨类的防治是全年防治的重点,其防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越冬螨基数的多少,影响到第 2年螨类发生量的大小。螨类的防治指标是开花前平均每叶1-2头,开花后平均每叶4~5头。超过防治指标时用药,已对果树造成危害,且虫口密度大,防治困难,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4.关于药剂的科学使用

  4.1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种果利润

选择防治药剂要同时考虑药剂防治效果和成本,即“单位成本的杀螨效率”。有些进口农药,初期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即其“单位成本杀螨效率低”。目前,同等防治效果的国产杀螨剂每亩成本只有外国产品的1/2左右,国产杀螨剂具有较高的“单位成本杀螨效率”。选择低成本、高效果的杀螨剂,及时防治红蜘蛛,壮旺树势,提高果品质量是应付目前果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上策。

  4.2合理选用杀螨剂

  当果树发生害螨,需要防治时,就要“对症下药”,在早春及前期用药,气温较低,宜选择不受气温影响的卵、螨兼治型持效期较长的杀螨剂,如:10%果满红悬浮剂、 20%苯双得可湿性粉剂、5%尼索朗乳油等;在中、后期气温较高时用药,宜选择触杀性强、击倒快的杀螨剂,如41金霸螨乳油、34%大克螨乳油、73%克螨特乳油、1%农哈哈乳油等;在抗性二斑叶螨发生严重地区选用15%白威特乳油进行防治。用药时认真阅读标签,根据农药品种性能、特点、防治对象,按不同果树的使用浓度和注意事项进行喷药,喷药时保证质量,做到细致、均匀、周到、命中目标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4.3喷药时应注意重点目标

  幼龄果树,抽梢多,枝叶嫩,易造成螨类聚集危害;成年树新抽的嫩梢嫩叶;叶片背面主脉两侧螨、卵密集处。因此,务必充分均匀地喷雾于整个树冠及叶片的正反两面至滴水。目前,绝大多数杀螨剂无内吸作用,漏喷是导致螨类复发为害、持续期缩短的重要原因。

  4.4连续、轮换用药,防治螨类产生抗药性

  螨类最易产生抗药性,其对某种杀螨剂产生了抗性就意味着该药剂的药效降低甚至无效。一般说很难有长时期防治始终不变的农药,农药的药效下降有种种原因。要保持某种农药品种在较长时期内有较稳定的药效,须在害螨盛发初期,连续喷药打击,轮换用药品种,以防治螨类抗药性的产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