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综合新闻

薇甘菊敲响外来物种入侵警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部门日前发布的一条短消息,让"植物杀手"薇甘菊首次进入佛山公众视野。

  消息称,薇甘菊严重威胁被入侵地的生态环境及农林业生产安全,顺德拟用5年时间投入1000多万元清理防治。

  薇甘菊究竟是种怎样的植物,以令人类如临大敌?在调查揭示薇甘菊真面目,我们发现珠三角已处在众多外来有害生物的包围圈中。针对薇甘菊的"人草大战",为佛山这座进出口贸易频繁、花卉苗木产业发达的城市敲响外来物种入侵警钟。

 


陈村海关背后的荒地,薇甘菊覆盖整片土地,一棵柏树被压弯腰,另一棵则已枯死。

  

  入侵  "植物杀手"势力范围半年扩大六倍

  仅仅相隔六个月,顺德薇甘菊发生面积从1800亩增至12738.9亩,山林受影响面积从7.6%上升至54%。

  2006年夏天,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沈浩博士与同事应佛山农业局的邀请到临近广州的南海平洲调查一种"非常厉害的藤"。

  沈浩看到当地一些山岗林地、农田周围、沟渠两旁长满一种绿色的藤类植物,有些爬上枝头将树木缠绕得奄奄一息。经观察辨认,沈浩认定这正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薇甘菊。

 


"植物杀手"薇甘菊繁殖能力极强,一簇花朵中包含成千上万种子。

 

  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被人为引入印尼作为橡胶园防治水土流失的覆盖植物,随后逸为野生,四处作恶。中国大陆于1984年在深圳首次发现薇甘菊,后传播至整个珠三角。现在广东全省薇甘菊分布面积51万亩,深圳、惠州、东莞、珠海受害尤为严重。

  没人能说清楚薇甘菊是怎样潜入佛山的,只能通过各地的报告大致描述薇甘菊在佛山境内的蔓延态势。2003年,南海首次在平洲发现有薇甘菊为害,不久与平洲隔水相对的顺德陈村镇勒竹也发现少量薇甘菊。去年佛山全市进行薇甘菊普查,南海报告发生面积1165亩,其中桂城的三山、林岳村等地1010亩,罗村125亩,黄岐的后海村30亩。高明发生面积100亩。经多年防治努力,薇甘菊在桂城得到控制,面积缩减。高明发现早,当年基本拔除。

  顺德2008年11月、2009年7月先后两次调查发现,仅仅相隔六个月,全区2万亩林地中薇甘菊发生面积增加六倍,从1800亩激增至12738.9亩,山林受影响面积从7.6%上升至54%。全区大部分林地受到薇甘菊入侵,危害面积达1536.6亩。

  原顺德区农业局今年七月呈报给区政府的一份请示写到:"如不及时防治,薇甘菊为害面积将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展"。

  "薇甘菊生长速度极快,一段枝节一天就能长十厘米左右,英文名就叫‘一分钟一英里草’。繁殖能力也极强,一簇花就包含成千上万的种子,种子随风力、水流、土壤乃至车轮都可抵达数里之外,开枝散叶。"佛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阮海旺说,佛山经济发达,对外物流频繁,从外地引进绿化苗木又多,薇甘菊进入佛山、四处蔓延也不足为奇。

  危害  薇甘菊危及数十亿元花卉产业

  任其蔓延,投资4000万元的林分改造成果将毁于一旦;如果成为疫区,苗木、花卉和肥料基质均不能外运。

  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城市绿化建设和林业管理科科长刘伟钦长期从事林业管理工作。顺德区从200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开展林分改造工程,计划投入4000万元。去年,刘伟钦与同事在林分改造工程检查中发现,薇甘菊已攀援新植苗木及防火林带的荷木上,有些甚至被绞死。

  "如不及时开展除治,任其蔓延,在1~2年内,我区所有林地都会有薇甘菊危害成灾,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林分改造工程成果将毁于一旦。"刘伟钦预测。

  记者日前到顺德搜寻薇甘菊,见识了它的破坏力。陈村海关公交车站台背后一段河涌两岸完全被薇甘菊覆盖,河边一棵柏树被压弯了腰。另一棵已枯死,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在北滘军岗,薇甘菊甚至爬上了几棵十几米高树。护林员说,之前这一隅看起来绿意盎然,今年10月把薇甘菊清走后才发现绿的是薇甘菊,被"套"在里面的树木早已枯黄。

 


北滘军岗,十米多高林木被薇甘菊缠绕致死。

 

  科学研究证实,薇甘菊对树木的打击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攀援覆盖其他植物,限制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它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

  薇甘菊目前在佛山产生的直接损失在林木方面,未来更大的风险则潜在于农业生产领域。"如果成为薇甘菊疫区,苗木、花卉和肥料基质等均不能外运。"刘伟钦不无担忧地说,这将对顺德发达的苗木花卉产业造成极大损失。

  现在,顺德全区花卉种植面积4.4万亩,共有花场近八千个。单单陈村镇2008年1.8万亩的农地就创造了6亿元的产值、20亿元的销售额,其中出口2850万美元。

  回顾过去就会明白刘伟钦并非杞人忧天。2005年,吴川发现入侵物种红火蚁,顺德也遭遇谣传,当年顺德年橘、花卉出口到香港受影响,后来虽然经过严格检验检疫合格,香港市民仍不放心购买,顺德花农损失惨重。而相邻的东莞因为被划为松材线虫疫区,所有松木从今年起禁止运出市外。

  剿杀  "彻底消灭薇甘菊是不科学的说法"

  需要破解的不仅是技术难题,还有行动协调问题。

  为治薇甘菊,顺德区今年制定了一个五年工作计划,预算需要投入1039.1万元,其中今年需花费300.74万元展开除治。尽管投入不小,刘伟钦们也没奢望将薇甘菊彻底赶出顺德,他们定下的目标是在前三年将薇甘菊的发生面积按每年20%的速度降减,遏制其扩散蔓延趋势。

  顺德今年九、十月间对山林薇甘菊进行了首轮防治。先清理薇甘菊的藤蔓,再将地下根刨出来,集中暴晒或焚烧,并喷洒森草净、草甘膦等除草剂。十多天后,防治队发现不少地方再次长出新苗,反复喷杀三四次才控制住。不过,即便现在看不到新苗,也不敢打包票说明年就不会死灰复燃。

  阮海旺解释,薇甘菊能进行无性繁殖,枝节落地遇水就能生根发芽,人工清理不小心掉在地上的一段薇甘菊往往能长出数个新苗。喷洒除草剂虽然有效,但有时薇甘菊的种子落在土壤中,除草剂也难以渗透进去起作用,越冬又能发芽生根。更何况除草剂有毒,在河涌、鱼塘、农田边不能喷洒。

  有些地方曾尝试用另一种藤本植物田野菟丝子寄生在薇甘菊身上,抑制其蔓延,以草治草。顺德尚未采用这种方法。刘伟钦解释,利用菟丝子对技术要求较高,担心效果不好。此外,菟丝子的生物习性与薇甘菊近似,担心"旧草未除,又添新乱"。

  南海平洲根据沈浩等专家的建议,使用菟丝子生物防治、人工清除、化学喷洒等杀手锏,控制住了薇甘菊蔓延势头,但仍能零星见其踪影。

  "还没找到完全根治薇甘菊的方法和药物。"刘伟钦认为,彻底消灭薇甘菊是不科学的说法,只能将其控制到一定程度,令其不能为害。

  防治薇甘菊,需要破解的不仅是技术难题,还有行动协调问题。顺德目前仅在山林地带开展防治,河涌边、公路旁的薇甘菊依然无人治理。究其原因是当时申请经费的部门仅负责山林管理。然而人类机构有条块分割,植物生长却没有界限。刘伟钦现在担心别处的薇甘菊会向山林蔓延。他说,顺德正筹建多部门参与的薇甘菊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希望尽快组织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除治行动。

  防范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顺德期望林分改造种下的树苗长大、郁闭成林,提高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抵抗力

  北滘林场副厂长钟干能清楚薇甘菊在都宁岗蔓延过程。2006年,位于105国道边的都宁岗山脚下的空旷地发现有零星的薇甘菊生长。山上林木茂密,鲜见薇甘菊。2008年前后,为改善山林的生态防护能力,都宁岗遵循专家建议开始林分改造,将桉树等容易老化、枯死的树木砍掉,种上枫树等乡土树苗,同时清理林地。薇甘菊乘虚而入,漫山遍野疯长。

  "薇甘菊是喜阳植物,阳光充裕的空旷地最适合它生长,树木高大、郁闭成林的林荫地上较难生存。"沈浩说,华南植物园的野外调查发现,薇甘菊在珠三角多见于遭到人为破坏又管理不善的生物群落。如,废弃的果园、次生人工林以及公路、铁路两旁。

  沈浩呼吁,在除治薇甘菊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给外来物种入侵可乘之机。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顺德林业部门也期望通过五年的防治、抚育,林分改造种下的树苗长大、郁闭成林,提高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抵抗力。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闲置地、抛荒地也成为薇甘菊入侵、滋生的集中区域。土地征而未用阶段如何保护其生态环境,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专家访谈

"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应急系统"

——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沈浩博士

  记者:外来物种入侵为何近年有愈演愈烈之势?

  沈浩:外来物种传入的方式很多。水浮莲是作为猪饲料从南美引入中国的,福寿螺是为了利用它的肉引进国内,后来它们都逸为野生,开始为害。松材线虫、红火蚁则是藏在货物中经过外贸渠道夹带进中国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达,外贸进出口额巨大,国际人员流动频繁,外来有害物种被人为有意引进与无意带入的风险都在提高。

  调查中发现薇甘菊多见于受到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群落。这说明生态破坏也是外来物种入侵事件增多的一个原因。

  记者:佛山外贸进出口发达,而且花卉苗木产业发达,花木进出口也不小。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沈浩:要从源头上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就必须加强检验检疫。尤其是进口动植物、引进新物种时,必须先了解其生物习性、国际分布等情况,评估其风险,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专门软件可以用来评估。在引进技术上,必须经过隔离温室的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保不会带进病虫害。

  我们发现在广东泛滥成灾的外来入侵物种许多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因为广东与中南美的纬度、气候条件相近,又没有当地的天敌,非常适合它们生存、繁殖。建议检验检疫要密切注意来自这个地区的外来物种。

  记者:佛山高明去年发现100亩薇甘菊,由于发现早、面积小,目前已基本拔除。除治外来入侵物种是不是越早越容易?有什么办法尽早知晓?

  沈浩:一般认为,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要经过四个阶段:外来物种的引入、定居与成功建立种群、时滞阶段、扩散及爆发。越早处理,效果越好。薇甘菊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就发现了,爆发扩散却是90年代的事。假如在前面三个阶段就展开行动,今天或许不会泛滥成灾。

  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理,需要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预警应急处置系统。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这样的系统。在澳大利亚,甚至植物从一个州运往另一个州都必须经过严格检疫颁证。我们国家需要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建立一些监测点。

 

  新闻背景

  外来入侵物种环伺佛山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年~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专家认为现在损失已高达2000亿元。

  国内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相当多在广东现身,佛山也难以独善其身。入侵物种中,最知名的要数当初作为猪饲料引进的水浮莲。每年春夏季节南海、禅城等地都要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打捞清理。市农机所为此研发了水浮莲粉碎机,却依然难以根除。

 


今年4月,北江三水段水浮莲泛滥成灾,影响航运、防汛。水浮莲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世界十大恶草。

 

  顺德区去年调查发现,危害山林安全的还有五爪金龙、金钟藤两种外来物种。它们也是类似薇甘菊的藤本植物,有时还与薇甘菊混居一处,发生面积却还更大,五爪金龙发生551公顷,金钟藤发生216.3公顷。

  外来入侵动物也在佛山屡屡现身。去年12月有市民在东平河抓到雀鳝,顺德勒流、高明荷城相继爆出市民在江河游泳,遭遇疑似食人鲳袭击事件。这两种鱼都是原产中南美洲,攻击性极强,对渔业生态破坏巨大。

  还有一些入侵物种虽然在佛山还没有报告发现,但在珠三角周边城市已经泛滥,佛山处在包围圈中,防范压力巨大。比如:被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在临近的广州、惠州、东莞大面积发生,佛山去年也曾在某电缆厂的松木包装盘内截获。

 

  记者手记

  防范入侵需要你我他

  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队工人架设高压线,从东莞一路向广州挺进。来到广州东郊时,一位工人跺了一下脚,裤管上的几棵细小的种子落在地上。薇甘菊就这样从东莞传到当地,盘踞作恶多年。

  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如此之多,以致普通市民不经意的行为就可能"为虎作伥"。而社会大众的防范意识明显还不强。市民带海鲜、鲜活观赏鱼虾入境被截的消息,时不时从检验检疫部门传出。加拿大一枝黄在江浙泛滥成灾,在佛山的鲜花店却依然能见到其踪影。每年都有不少善男信女放生巴西龟,结果影响本地龟的生存空间。

  防范外来物种传播需要普通市民提高意识,除治入侵物种也需要普通市民协助。

  记者在顺德区北滘镇都宁村采访发现,不少苗圃、兰花场周边也长满薇甘菊。花农们却对此不理不睬,只有当薇甘菊爬上墙头,遮荫太多才会清理一下,却不管围墙外,甚至说秋冬季节长出的薇甘菊花团非常好看。

 


顺德北滘,薇甘菊已侵入苗圃,花农对其潜在危害知之甚少。

 

  佛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阮海旺说,农地、鱼塘边,农民不配合的话,政府部门也很难治理。南海罗村曾在田间地头喷洒除草剂对付薇甘菊,结果一小部分青菜也被不小心杀死,还得赔偿。

  由此可见,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需要全民提高防范意识,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关注。(佛山日报记者曾庆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