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综合新闻

甘薯新品种徐薯24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摘要 徐薯24是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96-31-5为母本,以AIS35-2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高淀粉率、抗病性好等优点,不仅可作为淀粉加工用,还可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的主要原料之一。
  关键词 徐薯24;特征特性;栽培要点;用途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5-0272-01
  
  徐薯24是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利用淀粉含量高的新品系96-31-5为母本,以引进亚蔬优异资源AIS35-2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杂交的方法选育而成。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新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为高产抗病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不仅可作为淀粉加工用,还可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科学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中寻找到一条重要途径,为甘薯产业化寻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我县以苏渝303为对照引种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高产、稳产、高淀粉率、抗病性好等优点。平均鲜薯产量35.47t/hm2,比对照平均鲜薯增产9.3%,平均薯干产量11.42t/hm2,薯干增产15.1%,烘干率为32.2%,较对照苏渝303高2.3个百分点。
  
  1主要特征特性
  
  1.1形态特征
  顶叶紫色,茎色绿色,叶呈心脏形,叶脉绿色,中蔓型;地上部长势强,分枝数5~8个;薯块呈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结薯集中,大中薯率高。
  1.2抗逆性鉴定
  通过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2003~2005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室内人工接种鉴定黑斑病,抗病毒病鉴定主要调查田间发病程度、最低显症叶位,徐薯24为高抗根腐病,耐病毒病,不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的品种。据我县试点可见,徐薯24抗病性明显优于对照苏渝303。
  1.3产量形成特点
  茎叶生长与地下部薯块膨大有密切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徐薯24中期茎叶生长繁茂,薯块增重快,徐薯24从栽后50~145d经济产量均高于对照,在50d、80d时生物产量也明显高于对照;105d、130d、145d时与对照相当,但地下部干产的增长仍高于对照。同时徐薯24的经济产量系数也高于对照,说明地上部向地下部的转化速率高于对照。由于徐薯24的茎叶生长快,叶面积指数和总光合在前期高于对照,加上该品种的光能利用率较高,干物质转化率高。从表2可以看出:栽后80d之前薯块增长较对照明显加快,达极显著水平。从田间表现可见,后期徐薯24茎叶衰退较快,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要尽量减缓叶片的老化,延长地上部功能期,以增加干物质积累,从而增加鲜薯产量。
  
  2高产栽培要点
  
  (1)因徐薯24萌芽性好,出苗多,同时苗期生长快,注意培育适龄壮苗,排种量可控制在18kg/hm2,及时将足龄薯苗栽入采苗圃。
  (2)徐薯24中期薯块膨大较快,后期落黄较早,栽培上注意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合,平均施三元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施碳铵1 200kg/hm2作追肥;后期视苗情可适当叶面喷肥,减缓叶片的老化。
  (3)徐薯24不抗茎线虫病,应尽可能选择无线虫病地种植,要注意进行高剪苗及种苗的药剂处理,在入窖时进行高温愈合,以防黑斑病发生。
  (4)该品种结薯数较多,栽培密度适当减小,确保丰产丰收。
  
  3综合开发利用
  
  徐薯24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淀粉含量高的特点,可作淀粉加工和乙醇原料用。
  3.1淀粉加工
  根据国家甘薯品种——淀粉型鉴定标准:淀粉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8%以上,60%以上试点淀粉产量比对照增产,薯块淀粉率比对照高1个百分点,抗1种以上主要病害。按这一标准,徐薯24符合淀粉型标准,是一个高淀粉型品种。作淀粉加工用,应用范围广,种植效益大。我县甘薯淀粉加工企业较多,徐薯24的推广种植可以解决原料短缺难题,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3.2加工生产乙醇的原料
  目前,许多国家把酒精生产纳入新能源生产的一部分,如美国从1995年起,9个城市和1 4 个州的部分地区和哥伦比亚特区,在燃料油中加入1/3 的酒精;巴西在燃料油中加入25%的酒精。在中国也已推广实施按燃料乙醇混配量为10%的车用乙醇汽油,按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2 000万辆,年消耗汽油4 000万吨计算,每年可节约汽油消耗量为400万吨。因为甘薯制取酒精的工艺简单,且出酒精率高(一般薯干2.8~2.9t;可生产1t 乙醇,而生产同样数量的乙醇需要玉米3.2t);同时甘薯具有适应性广、耐瘠、抗旱、耐盐碱等特点,在山区滩涂均可种植,符合国家提出的乙醇原料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方针。因此,专家认为:甘薯不仅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4的选育成功,可为江苏省发展乙醇产业提供优质能源原料。
  

原版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