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苦瓜

第一节概述 

苦瓜,别名:锦荔枝、癞哈蟆、凉瓜等,

英名:Balsam pear,bitter gourd.

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

产期:5-10月盛产。由于其果实含有一种糖甙,具有特殊的苦味,故名。

苦瓜原产于东印度热带地区,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但目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华南一带栽培较为普遍。苦瓜在海南普遍分布,南部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北部地区则只在春、夏、秋季种植,是海南的传统名优蔬菜。 苦瓜嫩果时是绿白色,成熟时呈白色,后熟果是黄红色。苦瓜的嫩果或老果均可食用,它以一种诱人的苦味引起人们的特殊嗜好,果肉柔嫩,食用时具有特别的风味,吃时稍苦而后又清甘可口。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等。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尤为突出,为黄瓜的14倍,冬瓜的5倍,番茄的7倍。据分析,每100克鲜果含碳水化合物3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钙18毫克,磷29毫克,维生素C为84毫克。此外,还含有铁、维生素A、B和无机盐等。苦瓜含有的特殊糖甙,味苦性寒,能刺激唾液及胃液分泌,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此外,还具有解毒等功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苦瓜还可以作为药用,据1977年第六期的《新中医》报道,苦瓜可以治疗糖尿病,疗效达到79.31%,现代医学发现苦瓜还具有防癌抗毒的功效,是保健的佳品。吃苦瓜以前只是南方人的习惯,但近年北方不少人也逐渐爱吃起来,其消费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苦瓜在海南的种植面积较大,年播种面积8万亩左右,一年四季都有产品上市。其产品除在岛内销售外,冬春苦瓜主要供北运大陆及出口到港澳市场,是出口创汇较高的主要蔬菜之一。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1、根:苦瓜根系比较发达,侧根多,主要分布在30-50厘米的耕作层内,根群分布宽达130厘米以上,深30厘米以上。根系喜欢潮湿,又怕雨涝。 

2、茎:茎为蔓生,五棱,浓绿色,被茸毛。主蔓各节腋芽活动力强,能发生侧蔓,侧蔓各节腋芽又能发生副侧蔓,形成比较繁茂的蔓叶系统。是瓜类侧蔓较多、较细的一种。各节除腋芽外还有花芽和卷须,卷须单生。 

3、叶:苦瓜为子叶出土,一般不进行光合作用。初生叶一对,对生,盾形,绿色。以后的真叶为互生,掌状深裂,绿色,叶背淡绿色,叶脉放射状,具五条放射叶脉,叶长16-18厘米,宽18-24厘米,叶柄长9-10厘米,黄绿色,柄有沟。

4、花:花为单性同株。植株一般先发生雄花,后发生雌花,单生。雄花花萼钟形,萼片5片,绿色,花瓣5片,黄色;具长花柄,长10-14厘米,横径0.1-0.2厘米,绿色。雄蕊3枚,分离,具5个花药,各弯曲近S形,互相联合。早晨开花,以6-8时为多。雌花具5瓣,黄色,子房下位,花柄长8-14厘米,横径0.2-0.3厘米,花柄上也有一苞叶,雌蕊柱头5-6裂。 

5、果实:苦瓜果实为浆果,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果实的形状有纺锤形、短圆锤形、长圆锤形等。麦皮有青绿色、绿白色与白色,成熟时黄色。达到黄熟的果实,顶部极易开裂,露出血红色的瓜瓤,瓤肉内包裹着种子。 

6、种子:苦瓜的种子较大,扁平,呈龟甲状,淡黄色,种皮较厚,表面有花纹,每果含有种子20-30粒,千粒重150-180克。每亩种植用种约200-300克。

二、生长发育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生长发育 苦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①种子发芽期:自种子萌动至第一对真叶展开为种子发芽期,时间约需5-10天。苦瓜种皮较厚,还有蜡质,出芽较为困难,宜用温水浸种后再催芽。 

②幼苗期:第一对真叶展开至第五个真叶展开,开始抽出卷须为幼苗期,时间约需7-10天,这时腋芽开始活动。 ③抽蔓期:开始抽出卷须至植株现蕾为抽蔓期。苦瓜的抽蔓期较短,如环境条件适宜,以幼苗期结束前后现蕾,便没有抽蔓期。 

④开花结果期:植株现蕾至生长结束,一般50-70天。其中,现蕾至初花约15天左右;初收至末收约35-55天。 苦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长短,随品种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约为100-150天。其中,在海南的冬春季栽培稍长,约150-210天;而在夏秋季则较短,约为100天左右。 在苦瓜的生长发育中,自始至终茎蔓不断生长。抽蔓期以前生长缓慢,占整个茎蔓生长量的0.5%-1%左右;绝大部分茎蔓在开花结果期形成。在茎蔓生长中,随着主蔓生长,各节自下而上发生侧蔓,侧蔓生长至一定的程度,又可以发生副侧蔓。如任其生长,茎蔓生长比较繁茂。 随着茎蔓的生长,不断增加叶数和叶面积。据关佩聪对夏苦瓜观察:单株叶面积约有5600平方厘米,发芽期一对真叶的面积约35平方厘米,占总叶面积1%以下,幼苗期约占3%,抽蔓期约占2%,开花结果期约占95%(其中,开花结果初期约占10%,中期约占60%,后期约占25%)。可见,同化器官主要在开花结果期特别是开花结果中、后期形成。 苦瓜的开花结果,一般植株在4-6节发生第一雄花;而在第8-14节发生第一雌花卉。发生第一雌花后,每个节都能发生雄花或雌花,一般间隔3-6节发生一朵雌花,或连续发生两朵或多朵 ,然后相隔多节再发生雌花;但主蔓50节以前,一般具有6-7朵雌花者居多。主蔓上每个茎节基本上都可以发生侧蔓,而以基部和中部发生的较早较壮。侧蔓第一节就开始生花,多数侧蔓连续发生许多节在雄花卉,才发生雌花,第1-2节发生雌花的侧蔓为数很少(低于20%)。从夏秋苦瓜观察:主蔓雌花的结果率有随着节位上升而有降低的倾向。产量主要靠第1-5朵雌花结果,而第5朵雌花以后的结果率很低。从调整植株的营养来看,摘除侧蔓,有利于集中养分提供主蔓的雌花座果。在苗期2-4片真叶时,用50-100ppm萘乙酸处理叶片1-2次,可使第一雌花节位降低,并可显著地提高雌雄花的比率。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苦瓜喜温,较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于30-35℃,温度在20℃以下时,发芽缓慢,13℃以下发芽困难。在25℃左右,约15天便可育成具有4-5片真叶的幼苗,如在15℃左右则需要20-30天。在10-15℃时苦瓜植株生长缓慢,低于10℃则生长不良,当温度在5℃以下时,植株显著受害。但温度稍低和短日照,发生第一雌花的节位提早。开花结果期适于20℃以上,以25℃左右为适宜。15-25℃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的生育——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也好。而30℃以上和15℃以下对苦瓜的生长结果都不利。

2、光照:苦瓜属于短日性植物,喜阳光而不耐荫。但经过长期的栽培和选择对光照长短的要求已不太严格;可是若苗期光照不足,会降低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海南北部冬春苦瓜遇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幼苗生长纤弱,抗逆性差,常易受冻害就是这个道理。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否则,易引进落花落果。 

3、水分:苦瓜喜湿而不耐涝。生长期间需要8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相对湿度。天气干旱,水分不足,植株生长受阻,果实品质下降。但也不宜积水,积水容易沤根,叶片黄萎,轻则影响结果,重则植株发病致死。 

4、土壤养分:苦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从砂壤到轻粘质的土壤均可。一般以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产量高。苦瓜对肥料的要求较高,如果有机肥充足,植株生长粗壮,茎叶繁茂,开花结果就多,瓜也肥大,品质好。特别是生长后期,若肥水不足,则植株衰弱,花果就少,果实也小,苦味增浓,品质下降。苦瓜需要较多的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否则,抗逆性降低,从而使植株易受病菌浸染和寒冷为害。在肥沃疏松的中壤土里,增施磷钾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结瓜可以经久不衰。 第三节类型和品种 一、主要类型 苦瓜按果实的形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短圆锥形,长度15-20厘米,肩宽8-11厘米,呈锥形; 

②长圆锥形,长度在20-30厘米左右,为目前海南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类; 

③长条形,长度在30厘米以上,最长可达100厘米,海南很少栽种。按皮色可分为白色、绿白色和青绿色三种。 二、主要品种 

1、大顶:也叫江门大顶。从广东江门引入,栽培已有多年。分布在全岛各市县。该品种蔓长400厘米。侧蔓较多。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青绿色。主蔓第8-15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15厘米,肩宽10厘米,青绿色,有光泽,瘤状突起粗,肉厚1.0-1.3厘米。单果重250-400克。早熟,春播播种至初收80-100天,延续采收50天;秋播播种至初收50天,延续采收30天。生势强,主侧蔓均可结果。较耐寒,耐肥。味甘,微苦,品质优。每亩产量1500-2000公斤。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2、翠绿1号大顶: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苦瓜新品种。海南在90年代初开始引进以代替“江门大顶”品种,主要分布在琼山、澄迈等市县。该品种植株生势旺盛,茎蔓长250-300厘米,叶色深绿,单株雌花数多,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10节,结果力强,平均单株座果5-7个。果实圆锥形,整齐美观,果长14-16厘米,肩宽8-10厘米,蒂平,顶部钝,条瘤和圆瘤相间,条瘤粗直,果肉厚1.1厘米,深绿色,单果重400克。早熟,比“江门大顶”早熟10-15天,春植由播种至初收60-70天,连续采收约40天。丰产性好,每亩产量2000-3000公斤。抗逆性中等。品质优良,适宜北运及出口港澳市场。 

3、穗新2号: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育成。90年代初开始引进,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地区。该品种蔓长450厘米。叶长19厘米,宽19厘米,黄绿色,主蔓第19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18厘米,果肩宽6.2厘米,淡绿色,瘤状突起连成条状,肉厚1.2厘米。单果重约300克。中熟,播种至初收50-90天,延续采收50-60天。生势强。耐热。品质优。每亩产量1700-2000公斤。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4、槟城:也叫新会长身。80年代初从广东新会引进,分布在海南各市县。该品种抗性好、分枝力强,主蔓16-18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6节着生一雌花。瓜长圆锥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并与瘤状突起相间。瓜长23厘米、肩宽8厘米,单果重400-500克。油青色、有光泽、适应性强,春夏秋均可种植,以夏秋植为宜。播种至初收,冬春季70-90天,夏秋季50-70天,延续采收约45天,亩产2000-2500公斤。耐热性强、质结实、味微苦、品质佳、耐贮运,适宜于北运、出口和内销。 

5、英引:近年从广州市蔬菜研究所引进。分布在海南各地,但以南部地区栽种较多。该品种蔓长400厘米。侧蔓多。叶长15厘米,黄绿色。主蔓第25-3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5-30厘米,横径5-8厘米,黄绿色,肉瘤粗直,肉厚1.2-1.5厘米。单果重300克。晚熟,播种至初收约80-100天,延续采收40-60天。生势强,侧蔓结果为主。耐热、耐雨水,可春夏秋播,但更适于夏播。肉质嫩滑,微苦,品质优。每亩产量约2000公斤。

6、琼1号:琼1号苦瓜是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从海南本地苦瓜中选育出的优良苦瓜品种。该品种蔓长400厘米,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淡绿色。侧蔓多功能,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15-2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5-35厘米,横径8厘米,淡绿色,肉瘤粗直,肉厚1.2厘米,单瓜重500-600克。中晚熟,冬春季播种至初收70-90天,延续采收60-90天,夏秋季播种至初收45-50天,延续采收40-50天。生长势强,耐热耐湿,稳产高产。春植亩产2500-3000公斤,夏秋植亩产1500-2000公斤。肉厚质滑,味微苦,品质优良。该品种由于其外观美,商品性状尤为突出,很受消费者喜爱,既适合岛内销售,也适于销往大陆市场,还可以出口到香港和澳门,市场潜力很大。     

常见病虫害: 斜纹夜盗虫 黄守瓜 螨虫 蝇虫 拟尺蠖 蚜虫 蓟马 立枯病 蛾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