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植物科学 > 植物学家

植物学家吴征镒


  他被誉为“植物电脑”
  他改变了中国植物由国外学者命名的历史
  他就是2007年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2008年1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图1)。
  
  
  (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吴征镒颁奖
  
  91岁高龄的吴征镒先生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主持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您的感受是什么呢?
  吴征镒:我只是尽了一个植物学家、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我没有辜负国家和民族。
  吴老从事植物学研究逾60年,因为他的努力,中国的植物学研究获得了世界性的认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历时45年完成的《中国植物志》。
  主持人:您能不能通俗地解释一下,《中国植物志》是一部怎样的书?
  吴征镒:《中国植物志》就是把中国所有的植物按照一定的系统排列,分科分属,按照一定的形态标准把它分清楚。比如栽培稻和野生稻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主持人:是不是相当于植物的户口本?
  吴征镒:“人口簿”。每个植物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方,世界的哪些地方,它有哪些用途,从它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能够找出与它有关的植物,就好像找到我了,也找到我的兄弟,找到我的亲属一样。
  《中国植物志》基本摸清了中国所有植物的家底,是未来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以及科学利用植物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作从1959年启动,到2005年完成出版。全书共80卷126册, 5000万字,5000余幅图。吴征镒于1987年起担任该书主编,在他担任主编期间,出版了其中的54卷82册,为《中国植物志》的编写做出了主要贡献。
  主持人:这本书的重要性是什么呢?
  吴征镒:就是建立了中国的植物宝库。
  主持人:这本书一共收入多少种植物?
  吴征镒:3万多种,300多科,3000多属,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志。
  主持人:这3万多种植物您都能记住吗?
  吴征镒:不敢说,其中大部分有用的、常见的,我能记住一大半。
  主持人:大家都说您是植物电脑。
  吴征镒:我90多岁了,几十年不断积累,可以说比较起来我比别人多吃几颗盐,多过几条河而已。
  如果说,渊博的植物学知识是吴征镒几十年来学术积累的结果,那么他对植物的喜爱,则多少带有几分天性。
  1916年,吴征镒出生在江苏扬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吴家是扬州古城的一个传奇,一家出了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兄弟,他们分别是,著名寄生虫病专家吴征鉴、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征铠和植物学家吴征镒。吴征镒在3兄弟中年龄最小,出生后深得祖父吴筠孙的喜欢。但不久祖父突发脑溢血去世,迷信鬼神的祖母认为吴征镒的降生给家里带来了晦气,从此见了他就生气。排行最小的他跟哥哥们又玩不到一起,因此家门前的花园就成了他儿时的“乐园”。
  主持人:您从小就特别喜欢植物是吧?
  吴征镒: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孤独,我们家对面有一个大花园,我经常一个人到里头去玩。里面一大片孟宗竹林,我觉得这种竹子很神奇,因为它长得很快,特别是在春天雨后,所谓雨后春笋,差不多一上午就长得有我这样高了。
  对植物的浓厚兴趣让吴征镒慢慢地学会了解剖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1933年,吴征镒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清华大学生物系。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一门近代科学——植物学。
  吴征镒:我碰到两位老师,一位叫吴韫珍,他教书非常认真,上课之前黑板上就写满了,要早半个钟头去抄黑板。另外一位叫李继侗,他是耶鲁大学林学博士,他带我们到野外去观察植物,采集标本,使我对植物又有进一步的认识。
  这两位恩师是吴征镒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引路人。吴征镒大学毕业那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跟随老师李继侗从长沙步行至昆明,成为西南联大生物系的助教。
  主持人:您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是第一次接触到云南的植物。
  吴征镒:此前就知道云南的植物很丰富,但那时我没有机会到云南。我跟着李继侗老师到了云南,才第一次看到云南的植物。
  云南是我国植被最丰富的省份,植物种类占全国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到昆明不久,吴征镒参加了滇西南考察团,沿着滇缅公路,用1年的时间横穿云南进行考察。这次考察让吴征镒大开眼界,他在回忆文章《九十自述》中写道:“这一年来的横贯云南之行,向刚22岁的我提出了弄清楚云南植物分类,从而弄清楚全国植物种类的问题,为日后致力于《云南植物志》和全国植物志的课题打下了思想认识基础。……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的终身志向,一定要立足云南,放眼中国和世界植物的宏图大愿。”
  然而,远大的志向在现实中却显得非常脆弱。
  战乱中,文献资料十分有限,到野外考察的机会也常常因缺少经费而搁浅。吴征镒的宏图大志几乎看不到实现的可能。
  但让人钦佩的是,困守昆明的吴征镒从1939年起,用10年时间对照植物的模式照片,制作了3万张卡片(图3)。
  
  
  
  (2) 图组:吴征镒制作的珍贵卡片:(上图)卡片正面的植物照片;(下图)卡片背面记载的相关文献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吴征镒在标本室的煤油灯下所做的这项工作堪称伟大。因为有了他整理的这些卡片,才使1950年以前关于中国植物的文献记载和相关资料不至于缺失;也正因为有了这3万张卡片,若干年后我国的植物分类研究以及《中国植物志》的编写才有了最重要的基础资料。
  1955年,39岁的吴征镒当选为我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那时他是中国科学院党支部书记、北京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但3年后,他做出了一个让大家吃惊的决定——举家迁往云南。
  主持人:您为什么要离开北京去云南?
  吴征镒:我觉得古北大陆、古地中海、古南大陆的古代植物,都汇集在云南,这是一块研究植物的宝地。同时,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许多所已经基本安排好了,我的责任已经尽到,我就请求到云南安身立命。
  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之一,吴征镒认为只有在学术上做更多的工作,才对得起学部委员这个头衔。于是,他选择了到植物种类繁多的云南工作(图4)。
  
  
  (3) 吴征镒全身心投入到植物的科学研究
  
  吴征镒:到云南专心致力于植物分类的工作,要利用植物,必须首先认识植物,否则很难进一步去研究它。
  吴征镒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亲笔题写的所训是“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意思是山川是载体,应尽力认识它上面生长的植物。
  对于吴征镒来说,倾注了他一生心血的植物学研究不仅是他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更是他继承恩师遗志,实现科技强国梦想的使命。正因为这样,即使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分配到锅炉房烧开水,仍然念念不忘科研工作。那时,全国正兴起利用中草药热潮,各地出了很多关于药用植物的小册子。但由于没有科学的考据和规范的整理,植物名称和用途说明很混乱,极易导致错用和乱用。吴征镒决定将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植物一一进行科学考证。
  主持人:那时您在锅炉房烧锅炉,写东西有参考资料吗?都是凭记忆吧?
  吴征镒:因为我多年研究《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的两三千种药用植物,我能记得它的名字、形象、产地和用途等。
  吴征镒在锅炉房里边烧开水边做研究,记下了密密麻麻的4大本笔记。“文革”结束后,他根据这4本笔记出版了《新华本草纲要》,成为研究我国药用植物的重要参考资料。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吴征镒迎来了学术生涯的春天。1976年,60岁的吴征镒两次到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1982年,66岁的他又穿越祁连山考察新疆戈壁和草原植被; 1986年,70岁的吴征镒又赴黄龙寺、九寨沟、神农架等地进行考察;直到1997年,81岁的吴征镒到台湾考察之后,国内的植物考察工作才基本结束(图5)。
  

[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