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

别名:红狼毒、绵大戟、一把香、红火柴头、断肠草

科名:瑞香科 Thymelaeaceae

种中文名:瑞香狼毒
种拉丁名:Stellera chamaejasme L.
种别名  :红狼毒、绵大戟、一把香、红火柴头、断肠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50cm;根粗大,圆柱形,有绵性纤维;茎丛生。叶通常互生,叶片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4—3cm,宽3—10mm。头状花序顶生;花黄色、白色或淡红色,具绿色总苞;花被筒细瘦,顶端5裂。果实圆锥形,为花被管基部所包。花期5—8月。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
生   境:生于高山草地向阳处。
毒   性:根有大毒,引起腹部剧痛、腹泻、里急后重,孕妇可致流产,因此有断肠草之称。人接触时能引起过敏性皮炎[A-18],根粉对眼、鼻、咽喉有强烈而持久的辛辣性刺激[13]。小鼠腹腔注射根的氯仿提取物400mg/kg,出现四肢无力、伏地,惊厥死亡;腹腔注射石油醚提取物50mg/kg,引起惊厥死亡[A-25]。小鼠口服根LD50为3.92g/kg,急性中毒症状虽不强烈,但对心、肝、肾、脑有器质性改变及充血、出血,肺和肠胃道出血[13]。
化学成分:根中含萜类树脂,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及瑞香狼毒甙(stellerin)[14]、狼毒素(chamaeiasmine)(90—7)、二氢山奈酚(dihydrokaempferol)等黄酮化合物[15,16],还含香豆素茴芹素(Pimpinellin)、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异佛手柑内酯(iso—bergapten)及牛防风素(sphondin)等[17]。
毒   理:根中含萜类树脂,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及瑞香狼毒甙(stellerin)[14]、狼毒素(chamaeiasmine)(90—7)、二氢山奈酚(dihydrokaempferol)等黄酮化合物[15,16],还含香豆素茴芹素(Pimpinellin)、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异佛手柑内酯(iso—bergapten)及牛防风素(sphondin)等[17]。
科中文名:瑞香科
科拉丁名:Thymelaeaceae
本科概述:本科有50属500余种,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9属90多种,全国均产,主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本科有毒植物主要分布在狼毒属(StelleraL.)、瑞香属(DaphneL.)和荛花属(WikstroemiaL.)。瑞香狼毒有大毒,有断肠草之称;芫花也是著名的有毒植物,对皮肤和肠胃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引起皮炎、皮疹、水泡及呕吐、腹泻等症状;国外的密执瑞香(DaphnemezereumL.)至少从十一世纪开始,就已列为剧毒植物,对人、狗及马都有毒,小孩误食其果实,引起嘴和胃灼烧感,舌和唇红肿、呕吐、脉搏快而弱,严重者昏迷、衰竭,随之死亡。瑞香属和荛花属植物中含具有强烈皮肤刺激性的细胞毒成分,与大戟科有毒成分化学结构类似,属原碳酸酯二萜毒素,例如具瑞香二萜烷基本骨架的瑞香毒素(daphnetoxin)(90—4)和密执毒素(mezerein)。我国由黄瑞香、芫花及河蒴等植物中分离得到此类毒素芫花酯甲(yuanhuacine)(90—1)等。这类毒素除具有强烈的毒性外,还有明显的抗癌活性。此外,瑞香科还含挥发油及香豆素等化合物。


【拼音名】 Ruì Xiānɡ Lánɡ Dú
【英文名】 RADIX STELLERAE CHAMAEJASMES
【别名】 热甲巴(藏名)
【来源】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a L.的干燥。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单一或有分枝,长短不等,根头部有地上茎残迹,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扭曲的纵沟及横生隆起的皮孔和侧根痕,栓皮剥落处露出白色柔软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辛。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显淡蓝色荧光。木栓细胞黄棕色,韧皮部薄壁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细胞间隙。以网纹导管为主,直径30~50μm,偶见具缘纹孔导管。纤维无色,直径7~15μm。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盔帽形,层纹不明显,脐点点状或裂缝状,直径3~15μm。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将提取液浓缩至5ml,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盐酸数滴,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放置显品红色。
(3)取上述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加硼酸的饱和丙酮溶液及10%枸橼酸丙酮试液各1ml,徐徐蒸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色荧光。
【炮制】 除去杂质,入牛奶中煮1~2小时,取出,晒干。
【性味】 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泻炎症,止溃疡,祛腐生肌,熬膏内服用于疠病,疖痈,瘰疠;外用治顽癣,溃疡。
【用法用量】 0.5~1g。通常外用。
【注意】 本品为三毒药之一,内服宜慎;孕妇禁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 《中国辞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