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
种中文名:华山松
种拉丁名:Pinus armandii Franch.
种别名 :
科中文名:松科
科拉丁名:Pinaceae
属中文名:松属
属拉丁名:Pinus
..............更多图片:
国内分布:产于山西南部中条山(北至沁源海拔1200-1800米)、河南西南部及嵩山、陕西南部秦岭(东起华山,西至辛家山,海拔1500-2000米)、甘肃南部(洮河及白龙江流域)、四川、湖北西部、贵州中部及西北部、云南及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海拔1000-3300米地带。
海 拔:1000-3300
命名来源:(中国树木分类学)[]
中国植物志:7:217
英文植物志:4:23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35米。幼树皮灰绿色或灰色,平滑,老树皮方块形开裂。叶5针1束。球果大,长10-20厘米,直径5-8厘米,种子大,长1-2厘米,宽7-12毫米,无翅。4-5月开花,9-10月球果成熟。
用 途:为重要的用材树种。材质优良,边材浅黄色,心材淡褐色,质轻软,易加工,可用于制作家具、细木工等,也宜作铸造木模、火柴梗片等等。油可制硬化油和食用,因树形高大挺拔,可作风景绿化树种,但虫害较严重。
分 布:是神农架最常见的树种。
生 境:生长在海拔1150-2700米的山坡,常和秦岭冷、巴山松、亮叶桦、巴山冷杉、青杆等混生。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偶见幼树,无冻害。
繁殖方式:播种繁殖。
习 性:幼树喜适当荫,后来要求较多的阳光。
种拉丁名:Pinus armandii Franch.
种别名 :
科中文名:松科
科拉丁名:Pinaceae
属中文名:松属
属拉丁名:Pinus
![]() | ![]() |
国内分布:产于山西南部中条山(北至沁源海拔1200-1800米)、河南西南部及嵩山、陕西南部秦岭(东起华山,西至辛家山,海拔1500-2000米)、甘肃南部(洮河及白龙江流域)、四川、湖北西部、贵州中部及西北部、云南及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海拔1000-3300米地带。
海 拔:1000-3300
命名来源:(中国树木分类学)[]
中国植物志:7:217
英文植物志:4:23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35米。幼树皮灰绿色或灰色,平滑,老树皮方块形开裂。叶5针1束。球果大,长10-20厘米,直径5-8厘米,种子大,长1-2厘米,宽7-12毫米,无翅。4-5月开花,9-10月球果成熟。
用 途:为重要的用材树种。材质优良,边材浅黄色,心材淡褐色,质轻软,易加工,可用于制作家具、细木工等,也宜作铸造木模、火柴梗片等等。油可制硬化油和食用,因树形高大挺拔,可作风景绿化树种,但虫害较严重。
分 布:是神农架最常见的树种。
生 境:生长在海拔1150-2700米的山坡,常和秦岭冷、巴山松、亮叶桦、巴山冷杉、青杆等混生。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偶见幼树,无冻害。
繁殖方式:播种繁殖。
习 性:幼树喜适当荫,后来要求较多的阳光。
- 华山松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研究
- 华山松松塔体外抗HIV活性的研究
- 华山松松塔提取物抗HIV活性部位中铅含量的测定
- 华山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幼胚离体培养
- 中国主要五针松群落学特征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 川东华山松死亡原因探讨 Ⅰ.酸雨
- 秦岭华山松天然次生林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 华山松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地理变异及其与树高生长的关系
- 华山松种子及其发芽习性的地理变异研究
- 岷江上游华山松林冬季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
-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和华山松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 基于OTC模拟的臭氧浓度升高对华山松生长的影响
- 宁夏六盘山人工林和天然林生长季的蒸散特征
- 秦岭山地华山松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 基于日均温度的华山松径向生长敏感温度研究
- 六盘山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降雨再分配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净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辐照对华山松种子萌芽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华山松球果生命表研究
- 华山松根与针叶凯氏带的比较研究
- 华山松籽油的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的研究
- 秦岭华山松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研究
-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对华山松木质部危害的解剖学研究
- 秦岭华山松群落特征研究
- 华山松疱锈病发生与林分因子关系的研究
- 华山松抗寒性的地理变异
- 华山松16种小蠹(鞘翅目: 象虫科: 小蠹亚科) 前胃结构的形态学
- 华山松大小蠹对华山松韧皮部营养和矿物元素的利用*
-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 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分泌酶组成分析
- 华山松球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秦岭松栎林带生物量及其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 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 华山松木蠹象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 对鄂西高山地区采用华山松造林的意见
- 植物染色体G-带的初步研究
- 云南省易门县底尼乡华山松结实规律的调查研究
- 华山松单萜和倍半萜组分的地理变异
-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对寄主树木的影响
- 华山松大小蠹成虫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 华山松球果挥发性萜类成分研究
- 华山松松塔化学成分的研究
-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山松种群更新动态分析
- 云南松与华山松人工混交林针叶光合速率对光及CO2浓度的响应特征
- 华山松球蚜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 滇中华山松人工林的水文特征及水量平衡
- 川东华山松死亡原因探讨 Ⅱ.病害
- 华山松凋落针叶上的真菌多样性及4株真菌的纤维素分解能力
- 秦岭细粘束孢产漆酶的培养条件
- 甘肃小陇山华山松群落灌木层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 宁夏六盘山三种针叶林初级净生产力年际变化及其气象因子响应
- 华山松种源幼林性状变异的研究
- 华山松针叶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地理变异
- 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位研究
- 华山松大小蠹带菌部位及贮菌器结构研究
- 松科3个树种针叶的营养成分分析
- 茶藨生柱锈菌侵染后华山松树皮矿质元素的变化(英文)
- 茶藨生柱锈菌侵染后华山松树皮矿质元素的变化
- 茶藨生柱锈菌致病性分化的初步研究
- 茶藨生柱锈菌寄主遗传多样性研究
- 河南白云山锐齿槲栎-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研究
- 林中之奇——鸡毛松
- 乔松等针叶束扦插繁殖试验
- 稀有珍贵树种—银杉的木材性质及利用
- 高山松飞机播种造林的研究
- 南岳高山松茎象生物学初探
- 南岳高山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 云南上新世杜鹃属和松属化石木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 松树皮象对华山松的危害及其防治
- 华山松松塔提取物对人白血病、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宝天曼锐齿槲栎-华山松林样地物种组成及空间分布格局
- 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形态分化研究
- 华山松感染茶藨生柱锈菌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思茅松松节油中β——蒎烯含量的研究
- 华山松菌根化幼苗的抗旱特性
- 低温胁迫对黑皮油松与华山松的几种保护酶的影响
- 高山松营养袋育苗造林
- Ca~(2+)胁迫下伞花木和华山松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豆包菌在松类育苗上的使用效果
- 华山松松塔多糖中单糖组分的HPLC法分析及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