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Thunb.) Miers

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Thunb.) Miers

别名:公老鼠藤;无膏药;小青藤;野桃草;山乌龟;小针线包叶;金丝荷叶;金丝吊蛤蟆;金灯盏;犁壁草;白药;鼻血莲;爆竹消;龙潭草;翻天印;土广木香;金钱吊乌龟;千金芚;金线吊蛤蟆;追骨风;天膏药;日本地不容;铁板膏药;千斤藤;莲叶葛;犁壁藤;毕蕾;水膏药;金线吊乌龟;铜锣七;青藤;鼻血雷;金线钓乌龟;

科名: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属名:千金藤属 Stephania

《中国植物志》第30(1)卷049页
  9. 千金藤(通称)图版10:1-3
  Stephania japonica (Thunb.) Miers in Ann. Nat. Hist. ser. 3, 18: 14. 1866 et Contr. Bot. 3: 213. 1871; Diels in Engler, Pflanzenreich IV. 94: 277. 1910;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783, 图1566. 1972; Lo in Acta Phytotax. Sin. 16: 28, fig. 4 (1-3) 1978. ——Menispermum japonicum Thunb. Fl. Jap. 195. 1784.
  稍木质藤本,全株无毛;根条状,褐黄色;小枝纤细,有直线纹。叶纸质或坚纸质,通常三角状近圆形或三角状阔卵形,长6-15厘米,通常不超过10厘米,长度与宽度近相等或略小,顶端有小凸尖,基部通常微圆,下面粉白;掌状脉约10-11条,下面凸起;叶柄长3-12厘米,明显盾状着生。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通常有伞梗4-8条,小聚伞花序近无柄,密集呈头状;花近无梗,雄花:萼片6或8,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匙形,长1.2-1.5毫米,无毛;花瓣3或4,黄色,稍肉质,阔倒卵形,长0.8-1毫米;聚药雄蕊长0.5-1毫米,伸出或不伸出;雌花:萼片和花瓣各3-4片,形状和大小与雄花的近似或较小;心皮卵状。果倒卵形至近圆形,长约8毫米,成熟时红色;果核背部有2行小横肋状雕纹,每行约8-10条,小横肋常断裂,胎座迹不穿孔或偶有一小孔。
  我国见于河南南部(鸡公山)、四川(重庆北碚 )、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生于村边或旷野灌丛中。日本、朝鲜、菲律宾、汤加群岛和社会群岛、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斯里兰卡均有分布。
  根含多种生物碱,为民间常用草药,味苦性寒,有祛风活络、利尿消肿等功效。
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4-5米,无毛。根茎长,匍匐于地下。茎细弱,有纵条纹,光滑。叶互生,革质或近纸质,卵形,长4-8厘米,宽4-7厘米,先端钝有凸尖,基部圆形或近截形,全缘,叶下面具白霜,无毛,叶脉8-9条,辐射状发出;叶柄长4-8厘米,质状着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伞状或聚伞状,腋生,花序梗长3-5厘米,小花梗甚短或无;雄花萼片6-8,卵形或倒卵形,花瓣3-4,倒卵形,雄蕊6枚,花丝连合成柱状体;雌花萼片3-4,卵形或倒卵形状椭圆形,花瓣3-4,近倒卵形,心皮1,花魔王3-6裂,外弯,无退化雄蕊。核果球形,压扁状,直径约6毫米,成熟时经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分    布:丘陵
生    境:低山灌丛中和沟边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部位:根茎及根
药用功能:虚痨、疮毒、补肾养阴
药用主治:胃痛、腹水、脚气肿胀、鹤膝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无名肿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金藤


【拼音名】 Qiān Jīn Ténɡ
【别名】 小青藤、铁板膏药
【来源】 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Thunb.)Miers.以藤茎入药。春秋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注:雅致千金藤Stephania eleagans Hook. f. et Thoms.分布于四川和西藏,四川称山豆根或小山豆根,西藏地区作千金藤入药。
【原形态】 缠绕落叶木质藤本,长可达5米,全体无毛。根圆柱形,形似粉防己而较细,外皮暗褐色,内面黄白色。老茎木质化,小枝纤细而带韧性。叶互生,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白粉呈灰白色,两面无毛。夏季叶腋开黄绿色小花。核果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熟时红色。
【性味】 苦、辛,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牙痛,胃痛,水肿,脚气,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外阴湿疹,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根或全草捣烂外敷,或研末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