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别名:地草果;球根毛瓣花;球块茎毛瓣花;棉三七;球茎毛瓣花;雀脷珠;鸡心矮陀陀;鸡嗉果;山鸡头;鸡心矮坨坨;

科名:豆科 Leguminosae

属名:鸡头薯属 Eriosema

《中国植物志》第41卷343页
  2. 绵三七(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鸡心矮陀陀,球茎毛瓣花
  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in Journ. Jap. Bot. 41: 96. 196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509. 图2747. 1972.——Crotalaria tuberosa Hamilt. ex D. Don, Prodr. Fl. Nep. 241. 1825.——Eriosema tuberosum auct. non A. Rich.: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701. 1955.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于基部平卧,常分枝,高12-40厘米,密被锈色长柔毛;块根近球形,稀为纺锤形,肉质托叶小,线状披针形,常有细脉纹,长约4毫米,被毛。叶仅具单小叶,互生,长圆形、倒卵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0.4-1厘米,先端钝圆,有或无小凸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上面疏生长柔毛,下面密被锈色短绒毛,沿脉上密被锈色长柔毛;无柄。总状花序腋生,长不及1厘米,密被锈色长柔毛,有花1-2朵;花萼杯状,长约5毫米,萼齿近披针形,密被锈色长柔毛;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背面疏生短柔毛,基部两侧具短耳,翼瓣倒卵状椭圆形,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椭圆状,先端略弯。荚果长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密被锈色长柔毛。花期7月,果期9-10月。
  产云南、西藏。常生于海拔1300-2000米的山坡草丛中、石缝或林下。印度亦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
  块根供药用,健胃,止痛,解毒。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
种中文名:绵三七
种拉丁名: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属中文名:鸡头薯属
属拉丁名:Eriosema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印度也有分布
海    拔:1300-2000

【药 名】:绵三七

【拼 音】:MIANSANQ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功 效】:健脾和胃,收湿敛疮。

【主 治】:治胃痛,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睾丸肿痛,疝气,跌打损伤,疮毒。

【性味归经】:甘苦,平。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苦微甜,平。”②《云南中草药选》: “甘涩,平。”③《四川常用中草药》: “甘微苦,平。”入脾,胃,肝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别 名】:草仔薯(《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鸡心矮陀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球根毛瓣花、山草果、排红草、山鸡头(《云南中草药选》)、山土瓜、草果暗消、地草果(《红河中草药》)、独苗一支立(《四川常用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采挖。

【拉丁名】: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考 证】: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三七


【拼音名】 Mián Sān Qī
【别名】 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
【来源】 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E. tuberosum (Buch.-Ham.)Wang et Tang],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甘、苦、涩,平。
【功能主治】 健胃消积,理气止痛。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吞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干根研粉,蜂蜜调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