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睫毛茸杜鹃(原亚种)Rhododendron ciliicalyx

睫毛茸杜鹃(原亚种)Rhododendron ciliicalyx

别名:

科名:杜鹃花科 ERICAEAE

属名:杜鹃属 Rhododendron

种中文名:睫毛茸杜鹃(原亚种)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ciliicalyx
亚组中文名:有鳞大花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Maddenia(Hutch.)Sleumer
组中文名: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亚属中文名: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幼枝褐色,疏被鳞片,密被黄褐色刚毛,老枝灰白色,茎皮剥 裂状,鳞片和毛被不存在。叶片长圆状椭圆形、狭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4.5—7 (--9)厘米,宽1.5--3(--4.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变狭成楔形,幼叶边缘疏被睫毛 状刚毛,上面幼时疏生鳞片,网脉明显,下面灰绿,密被褐色鳞片,鳞片略不等大,相 距为其直径的1/2至1.5倍,中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明显凸起,侧脉约8对,纤细; 叶柄长0.6—1厘米,疏生鳞片,幼时于两侧明显着生黄褐色刚毛。花序有花2--3朵, 伞形着生;花梗长0.6—1厘米,密被鳞片;花萼外面密被鳞片,波状5裂,或裂片三 角形,裂片大小有变异,长可达6毫米,边缘有长刚毛或有时无缘毛;花冠宽漏斗状, 长3—5厘米,淡紫色、淡红或白色,花冠筒外面至基部被微柔毛,不被鳞片,花冠裂 片卵形,与筒部近等长,边缘波状,雄蕊10,不等长,不伸出花冠,花丝下部被疏柔 毛,花药长6毫米;子房5室,稀6室,密被鳞片,花柱与雄蕊近等长,下部1/2被鳞片。蒴果长圆状卵形,长1—2厘米,密被鳞片。 花期4月,果期10—12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部至东南部。生于混交林、石山灌丛、干燥山坡,海拔(1000--) 1 700—3 100米。越南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于洱源县境内孟获营附近白沙河。
参考文献:Rhododendron ciliicalyx Franch.Subsp.Ciliicalyx
亚组概述:Subsect.Maddenia(Hutch.)Sleumer in Bot.Jahrb.74: 533.1949.--Ser.Maddenii setisu Hutch.In Not.Bot.Gard.Edinb.12:1.1919 ct in Stevenson,Spec.Rhodod.447.1930;Davidian.Rhodod.Spec.1:259.1982. 中等大小至大灌木或小乔木,常绿,附生或地生。幼枝被鳞片,有时有毛。叶革 质,下面通常密被大小不等的鳞片。花序顶生,1至多花,伞形或短总状着生;花萼发 育或不发育,裂片大者通常无缘毛,短小者常有长缘毛;花冠在本亚属中最长大,外面 通常有鳞片,简部常有柔毛;雄蕊10—25,通常10枚,花丝下部密被柔毛,稀无毛; 子房5—12室,通常5—6室,密被鳞片,花柱伸长,稀短于雄蕊,略弯,下部或基部 总是有鳞片,稀光滑。蒴果通常大,卵状长圆形、卵球形或圆筒形,长(0.5)1—7厘 米,密被鳞片。种子有翅和有鳍状物。 亚组的模式种:隐脉杜鹃Rhododendron maddenii Hook.F. 本亚组约44种,分布沿东喜马拉雅至中南半岛,即印度东北、尼泊尔、锡金、不 丹、中国西南、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我国产32种,集中分布西藏、云南,星散 布于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