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

别名:枪头菜;撤布朱;疙瘩根;苍术;山刺菜;民叶菜;茅苍术;乌都力格-侵瓦音-哈拉特日;矛枪菜;镰刀菜;关东苍术;东苍术;和苍术;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属名:苍术属 Atractylodes

《中国植物志》第78(1)卷029页
  5.关苍术(东北植物检索表)
  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 in Act. Hort. Phytotax. et Geobot. 4: 178, 1935 et in Mem. Coll. Sci. Kyoto Univ. Ser. B. 13: 19, 1937; Ohwi, Fl. Jap, 1203, 1965; Honda, Fl. N.—E. Prov. Manch. China 1234, 197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601, 1975 ——Atractylis ovata (Bunge) DC. var. ternata Kom. in Act. Hort. Petrop. 25: 716, 1907; Nakai, Fl. Koreana 14: 105, 1923——Atractylis lyrata Sieb. et Zucc. f. ternata (Kom.) Nakai in Tokyo Bot. Mag. 42: 478, 1928; Ling in Contr. Inst. Bot. Nat. Acad. Peip. 3: 132, 1935——Atractylodes lyrata Sieb. et Zucc. var. ternata (Kom.) Koidz., Fl. Symb. Or.—Asiat. 5, 1930——Atractylis japonica (Koidz.) Kitag., Lineam. Fl. Manch. 439, 1939; 东北植物检索表410, 1959——Atractylis ovata Thunb. f. pinnatifolia Kom. in Act. Hort. Petrop. 25: 716, 1907——Atractylis pinnatifolia (Kom.)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8: 217, 1965.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不分枝或分枝,全部茎枝无毛。基部茎叶花期枯萎脱落。中下部茎叶3-5羽状全裂,或最上部及最下部兼杂有不分裂的,侧裂片1-2对,椭圆形、倒卵形、长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或圆形;顶裂片大或较大或与侧裂片等大,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9厘米,宽2-6厘米。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同色,绿色,无毛,边缘或裂片边缘针刺状缘毛或刺齿,中下部茎叶有长5-8厘米的叶柄,但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几无柄。苞叶长1.5-3厘米,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钟状,直径1-1.5厘米。总苞片7-8层;最外层及外层三角状卵形或椭圆形,长3-5毫米;中层椭圆形,长6-8毫米;内层长椭圆形,长10-12毫米。全部苞片顶端钝,边缘有蛛丝状毛,内层苞片顶端染紫红色。小花长1.2厘米,黄色或白色。瘦果倒卵形,长5毫米,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白色长直毛。冠毛刚毛褐色,羽毛状,长8-9毫米,基部连合成环。花果期8-10月。
  分布黑龙江、吉林与辽宁。野生林缘及林下,海拔200-800米。日本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80cm;根茎横生。叶3出或3—5羽裂,长达5—11cm,边缘有刚毛状细齿,具长柄。头状花序顶生,基部叶状苞片2列,羽状裂片刺状;总苞钟形;花筒状,白色。瘦果具白色柔毛,冠毛淡黄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北;朝鲜、日本、苏联也有。
生   境:生于山坡、林下及灌丛。
毒   性:全草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家畜误食少量有镇静作用,大量则麻痹中枢神经系统,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小鼠腹腔注射根茎的氯仿提取物400mg/kg,出现高步态、驼背、拖尾、惊厥,因呼吸抑制而死亡[A-25]。
化学成分:根茎含挥发油,油中有苍术炔(atractylodin)(24—16)、苍术酮(atracrylone)(24—17)、二乙酰苍术二醇(diacctylatractylodi01)(24—18)、芦—桉叶油醇(β—eudesm01)(24—19)和茅苍术醇(hines01)(24—20)[24,25]。另得到倍半萜内酯5aH,10β—芹子烷—4(14),7(11)—二烯—8—酮[5aH,10β—selina—4(14),7(11)—dien—8—one][25]。
化学成分:挥发油对金线蛙少量时有镇静作用,大量时有麻痹作用,最后死于呼吸麻痹[26]。
毒   理:根茎含挥发油,油中有苍术炔(atractylodin)(24—16)、苍术酮(atracrylone)(24—17)、二乙酰苍术二醇(diacctylatractylodi01)(24—18)、芦—桉叶油醇(β—eudesm01)(24—19)和茅苍术醇(hines01)(24—20)[24,25]。另得到倍半萜内酯5aH,10β—芹子烷—4(14),7(11)—二烯—8—酮[5aH,10β—selina—4(14),7(11)—dien—8—one][25]。
属中文名:苍术属
属拉丁名:Atractylodes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本科概述:菊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有900—1000属,约25000—30000种,全世界都有分布,热带较少。我国有230属2300多种,全国均产。该科植物中有毒种类较多,主要分布在苍耳属(XanthiumL.)、艾属(ArtemiaL.)、斑鸠菊属(VernoniaSchreber)和千里光属(SenecioL.)。本科植物中毒事例在我国亦较为常见,其中苍耳对人危害最大,无论是幼苗还是种子,以及由种子榨的油,都能引起人中毒,严重者可致丧命。其种子苍耳子中毒事例屡见发生。艾可以驱蚊虫,但人吃后可引起中毒;毒根斑鸠菊也能引起人中毒,严重者能够致死;千里光属植物在民间用来治疗疮疖,民谚谓“识得千里光,全家不生疮”,它有小毒,急性毒性不大,但慢性积累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现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本科植物含刺激性物质,能够引起人变态性接触皮炎。该科植物经济价值较大,其中有常见蔬菜,如莴苣、茼蒿等;有可供观赏的花卉,如绚丽多姿的菊花,色彩艳丽的大丽花等;有重要的中药材,如茵陈、红花、白术和苍术等数十种之多。近年来在菊科中发现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具有细胞毒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科植物含生物碱、香豆素、氰甙、倍半萜内酯等多种类型有毒成分,有些种还能富集硒、硝酸盐等无机成分而引起中毒,近年对菊科倍半萜内酯及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的化学及毒理均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毒成分按其结构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一、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这类成分在菊科中分布普遍,主要存在于豚草属(AmbrosiaL.)、艾属、紫菀属(AsterL.)、秋英属(CosmosCav.)、大丽花属(DahliaCav.)、向日葵属(HelianthusL.)、山柳菊属(HieraciumL.)、金光菊属(RudbeckiaL.)、二支黄花属(SolidagoL.)、万寿菊属(TagetesL.)、苍耳属等属中,多具细胞毒作用,可,以引起人皮肤炎症,例如林业工作者常因接触菊科植物引起变态性皮炎,植物园和分类学工作者常患的职业性皮炎,均与菊科中倍半萜内酯有关。经研究对皮肤具有刺激活性的倍半萜内酯,其化学结构多具有环外。Α—亚甲基—r—内酯和α,β—不饱和键,主要结构类型见24—1至24—3。其次,倍半萜醇有重要毒性,如泽兰属(EupatoriumL.)所含震颤醇素(tremetol)可致死亡,另Tetradymia属所含的四室泽兰醇(tetradym01.)(24—5),为肝毒和光敏性毒物。二、硫茂衍生物及多炔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万寿菊族(Tageteae)、堆心菊族(Helenieae)和向日葵族(Heliantheae)中,其中具有口—三噻嗯基(e—terthienyt)和5—(3—丁烯炔基)—2,2,—二噻嗯基[5—(3—butenynyl)—2,2,—bithienyl]结构.特别具有与双键共轭的羧基化合物或三键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光敏毒性。三、双稠吡咯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主要存在于千里光属。这是一类肝毒生物碱,易引起牲畜中毒,已发现约120种菊科植物含此类生物碱,现已引起世界性注意,而且对人也存在潜在的威胁。采食过千里光属植物的乳牛,牛奶中含有此类生物碱;蜜蜂采千里光属植物的花,蜂蜜中也含此类生物碱。另外,有些地方用含此类生物碱的菊科植物治病,都可能给人造成损害。它们所引起中毒属于慢性积累性中毒,症状有:1.使肝组织坏死;2.肝纤维样变性,引起水肿;3.有丝分裂抑制的细胞巨红血球症。如用含5%夹可宾千里光(Seneciojacobea)的饲料喂养大鼠,数周内发生以下主要病理变化:淋巴增生、脾脏增大、胸腺萎缩、腹水、胸膜积水和弥漫性坏死性肝炎。已知菊科植物所含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约有90余种,一些主要代表物的毒性见表24—1。.-,有毒的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多具有1,2—脱氢吡咯啶环系,含烷酰基支链,在7—位上常含羟基或酯基,酯基可能是1—位上烷基链上的烯丙基酯的一部分,如倒千里光碱(24—7)。毒性最大的为环状二酯,环状单酯次之,单酯毒性最小。不同家畜中毒反应也不同,猪最敏感,小鸡、牛、马不敏感,羊对慢性中毒有耐受性,但对急性中毒敏感[1-3]。四、其他有毒成分:如存在于苍耳子中的甙类和艾蒿、菊蒿中的挥发油等成分。


【拼音名】 Guān Cānɡ Shù
【英文名】 Japanese Atractylodes Rhizome
【别名】 和苍术、东苍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z Kitam.的根茎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70cm。叶柄长2.5~3cm;茎下部叶片3~5羽裂,侧裂片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刺齿平伏或内弯,顶裂片较大;茎上部叶3裂至不分裂。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的叶状总苞一轮,总苞片6~8层;花多数,两性花与单性花多异株;两面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雄蕊5;子房下位,密被子白色柔毛。长圆形,瘦果被白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柞林下、灌丛间。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
【性状】 根茎多呈结节状圆柱形,长4~12cm,直径1~2.5cm。表面深棕色,有根痕及细小须根,并残留茎痕。质较轻,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有浓郁的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油中含芹烷二烯酮、二乙酰苍术二醇(discetylatractylo-dinol)、苍术酮,另含苍术烯内酯Ⅰ(atraactylenolideⅠ)。
【功能主治】 同茅苍术。
【摘录】 《中国辞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