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et Buhse

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et Buhse

别名:阿克琐克琐克;波斯梭梭;

科名:藜科 Chenopodiaceae

属名:梭梭属 Haloxylon

《中国植物志》第25(2)卷139页
  1.白梭梭 波斯梭梭(中国植被区划初稿)图版32: 14
  Haloxylon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et Buhse in Nouv. Mem. Soc. Nat. Moscou 12: 189. 1860; Iljin in Fl. URSS 6: 311. t. 10. f. 9a-c. 1936; Полояк. in Фл. Казахст. 3: 304. t. 29. f. 8. 1960; Grubov, Pl. Asiae Centr. 2: 112. 1966; ——Arthrophytum ammodendron var. acutifolium Minkw. in Repert. Sp. Nov. 11: 478. 1912. ——A. persicum R.-Sav. in Not. Syst. Herb. Hort. Bot. Reip. Ross. 5: 45. 1924.
  小乔木,高1-7米。树皮灰白色,木材坚而脆;老枝灰褐色或淡黄褐色,通常具环状裂隙;当年枝弯垂(幼树上的直立),节间长5-15毫米,直径约1.5毫米。叶鳞片状,三角形,先端具芒尖,平伏于枝,腋间具棉毛。花着生于二年生枝条的侧生短枝上;小苞片舟状,卵形,与花被等长,边缘膜质;花被片倒卵形,先端钝或略急尖,果时背面先端之下1/4处生翅状附属物;翅状附属物扇形或近圆形,宽4-7毫米,淡黄色,脉不明显,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微波状或近全缘;花盘不明显。胞果淡黄褐色,果皮不与种子贴生。种子直径约2.5毫米; 胚盘旋成上面平下面凸的陀螺状。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产新疆北部。生于沙丘上,有固沙作用。伊朗、阿富汗、苏联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本种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优良固沙造林树种,目前除新疆大量应用进行固沙造林外,甘肃、宁夏、内蒙古沙区也进行了引种。木材坚而脆,发热力强,除作牲口圈棚和固定井壁用材外,是沙区人民群众生活的薪炭来源。当年枝是骆驼、驴、羊的良好饲料。
形态特征:小半乔木,高1—7m。树皮灰白色;老枝灰褐色或淡黄褐色;当年生枝弯垂,节间5—15mm。叶鳞片状,三角形先端具芒尖,平伏于校,腋间具绵毛。花着生于二年生枝条的侧生短枝上;小苞片舟状、卵形,与花被等长,边缘膜质;花被片倒卵形,先端钝或略急尖,果实背面先端之1八处生翅状附属物;花盘不明显。胞果淡黄褐色,果皮不与种子粘生,种子直径约2.5mm;胚盘旋成上面平下面凸的陀螺状(图99).
地理分布:我国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苏联哈萨克斯坦、伊朗和阿富汗也有分布。
生态特征:白梭梭是适中温超旱生沙生夏绿小半乔木。是沙漠草场的重要组成植物。在新疆自梭梭群落多出现于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和文比湖以东的沙漠中,也斑块状的分布于乌伦古河和额尔齐在10—50m高的半流动新月型沙丘及向风10—30m高的半固定沙丘顶部,它与沙拐枣、三芒草形成稀疏植物群落。在半固定沙丘中,常出现有白梭梭与白皮沙拐枣、曲尖麻黄、蒿类半灌木、一年生和短生类短生植物沮合成不同的群落。种类可达10—18种,总盖度15—30%。白梭梭根系很发达,分布深而广。叶退化成狭小三角膜状,当年生的绿枝为光合同化器官,也有落校现象。因此,能在含水里0.5%的沙土中正常生长。白梭梭在炎热的7、8月干旱季节有一个半月的休眠期。一般4月初萌发,5—6月开花,9—10月结实。
饲用价值:白梭梭的营养成分见表99,适口性优良。嫩枝是骆驼、山羊、绵羊、黄羊和驴的良好饲料。骆驼全年都喜食嫩枝,山羊、绵羊在春秋两季喜食落地的枝和果实,马和牛不乐食。白梭梭荒漠是沙漠地区重要的冬季放牧场。其他用途:白梭梭荒漠可作为沙漠地区的优良薪材基地,干材重可达65一200kg/亩。白梭梭具有优良的防风固沙作用。因当地缺少能源,白梭梭严重被砍伐,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加速了“逆行演替”进程。为此,应禁砍伐,合理放牧利用以及人工更新培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