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琼花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var. macrocephalum f. keteleeri (Carr.) Rehd.

琼花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var. macrocephalum f. keteleeri (Carr.) Rehd.

别名:八仙花;木绣球;蝴蝶花;蝴蝶木;琼花荚蒾;扬州琼花;

科名: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属名:荚蒾属 Viburnum

《中国植物志》第72卷025页
  4a. 琼花(琼花集)聚八仙(洪武郡志);八仙花(花镜),蝴蝶木(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扬州琼花(博物)图版4:1-6
  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forma keteleeri (Carr.) Rehd. Bibl. Cult. Trees and Shrubs 603. 194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312, 图6038. 1975. ——V. keteleeri Carr. in Rev. Hort. 1863: 269, fig. 31. ——V. arborescens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49. 1888——V. macrocephalum keteleeri Nichols. Ill. Dict. Gard. 4: 155, fig. 168. 1887. ——V. macracephalum auct. non Fort. : 裴鉴等,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716, 图1157. 1959.
  聚伞花序仅周围具大型的不孕花,花冠直径3-4.2厘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常凹缺;可孕花的萼齿卵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辐状,直径7-10毫米,裂片宽卵形,长约2.5毫米,筒部长约1.5毫米,雄蕊稍高出花冠,花药近圆形,长约1毫米。果实红色而后变黑色,椭圆形,长约12毫米;核扁,矩圆形至宽椭圆形,长10-12毫米,直径6-8毫米,有2条浅背沟和3条浅腹沟。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产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生于丘陵、山坡林下或灌丛中。庭园亦常有栽培。
  V. macrocephalum Fort. var. indutu, Hand. -Mazz. Symb. Sin. 7: 1035. 1936 的模式标本 (H. Handel-Mazzetti 12697) 系采自湖南新化以北冷水江。根据原记载,该变种全株毛被较琼花为多,花序的不孕边花较小,最大者直径1厘米,萼齿有簇状缘毛。我们没有看到上述模式标本。然而在湖南产的琼花标本中,我们发现萼齿也有被簇状短毛的,但不孕边花却远较此变种为大。附记于此,留待考订。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3-5米,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稀宽卵形,长2-12厘米,花序直径3-10厘米,花冠白色,辐状,雄蕊5,着生近花冠筒基部,核果椭圆形。
分    布:四川、甘肃等
生    境:山坡林下或水沟边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部位:全草
药用功能:清热解毒
药用主治:清热解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