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

别名:鸡腰子;雪里花;香风茶;铁筷子;肾囊草;山腊梅;秋蜡梅;牛梆铃;岩马桑;羊暴肚;毛山茶;满山香;亮口腊梅;野蜡梅;山蔗;亮叶蜡梅;野生蜡梅;鸡腰子果;鬼节风;鸡卵果;亮叶腊梅;小坝王;钻石风;臭蜡梅;

科名:蜡梅科 Calycanthaceae

属名:蜡梅属 Chimonanthus

《中国植物志》第30(2)卷009页
  2. 山蜡梅(中国树木分类学) 臭蜡梅(贵州罗甸);岩马桑(贵州兴义);铁筷子(贵州贵阳);秋蜡梅(江西);毛山茶(江西婺源);小坝王(贵州遵义);亮叶蜡梅(经济植物手册);香风茶(安徽);野蜡梅、雪里花(云南);鸡卵果(广西) 图版4: 1-11
  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in Hook. Icon. Pl. 16: Pl. 1600. 1887; K. A. Nicely in Castanea 30: 75, fig. 2 (b), et 4 (b, h). 1965; 云南经济植物 109, 图83. 1972. ——Calycanthus nitens (Oliv.) Rehd. in Bail. Cycl. Am. Hort. 1: 223. 1900. ——Meratia niters (Oliv.) Rehd. et Wilson in Sargent, Pl. Wilson. 1: 420. 1913;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 309. 1937.
  常绿灌木,高1-3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被微毛,后渐无毛。叶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数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13厘米,宽1.5-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至急尖,叶面略粗糙,有光泽,基部有不明显的腺毛,叶背无毛,或有时在叶缘、叶脉和叶柄上被短柔毛;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网脉不明显。花小,直径7-10毫米,黄色或黄白色;花被片圆形、卵形、倒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15毫米,宽2.5-10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雄蕊长2毫米,花丝短,被短柔毛,花药卵形,向内弯,比花丝长,退化雄蕊长1.5毫米;心皮长2毫米,基部及花柱基部被疏硬毛。果托坛状,长2-5厘米,直径1-2.5厘米,口部收缩,成熟时灰褐色,被短绒毛,内藏聚合瘦果。花期10月-翌年1月,果期4-7月。
  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和陕西等省区。生于山地疏林中或石灰岩山地。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花黄色美丽,叶常绿,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植物。根可药用,治跌打损伤、风湿、劳伤咳嗽、寒性胃痛、感冒头痛、疔疮毒疮等。种子含油脂。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1—3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被微毛,后渐无毛。叶纸质至 近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数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13厘米,宽1.5—5.5厘 米,顶端渐尖,基部钝至急尖,叶面略粗糙,有光泽,基部有不明显的腺毛,叶背无毛, 或有时在叶缘、叶脉和叶柄上被短柔毛;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网脉不明显。 花小,直径7—10毫米,黄色或黄白色;花被片圆形、卵形、倒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 形,长3—15毫米,宽2.5—10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雄蕊长2毫米,花丝 短,被短柔毛,花药卵形,向内弯,比花丝长,退化雄蕊长1.5毫米;心皮长2毫米,基 部及花柱基部被疏硬毛。果托坛状,长2—5厘米,直径1—2.5厘米,口部收缩,成熟时灰褐色,被短绒毛,内藏聚合瘦果。花期10月一翌年1月,果期4—7月。
地理分布: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和陕西等省区。
生   境:生 于山地疏林中或石灰岩山地。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属中文名:蜡梅属
属拉丁名:Chimonanthus
本属特征:落叶或常绿灌木,小枝四方形至近圆柱形。叶对生,纸质或近革质,叶面粗糙,羽状脉,具叶柄。鳞芽裸露。单花腋生,芳香;花被片15—25,黄色或黄白色,有紫红色 条纹,膜质;雄蕊5—6,着生于杯状托杯上,花丝丝状,基部宽而连生,常被微毛,花 药2室,外向,退化雄蕊少数至多数,长圆形,被微毛,着生于雄蕊内面的花托上;心 皮5—15,离生,每心皮有胚珠2枚或其中1枚败育,子房及
本属花粉形态:C.Salicifolius花粉具2小槽,椭圆体形,两端较尖,亚等极;远极部分比 近极部分扁。大小为(39.2—)43.5(—47)×(53.1—)58.4(—64.4)(极轴X长赤 道轴)。小槽多少为赤道的(平行于赤道),略偏于远极,长而较狭,常胀开,边缘不平, 具较厚的槽膜,上有不规则的疣状突起。外壁厚度为2.6微米,外层厚于内层,小柱明 显(LM),皱块状纹饰。 我们还观察了C.Praecox的花粉形态及外
本属生境:生于山坡沟谷、林中或灌丛中,石灰岩山坡。海拔100—1100(—2700)米。
本属分布:湖南:零陵、江华、宜章、新宁、湘潭。福建;桐杉、武夷山、崇安、永 泰、永安。安徽:黄山、祁门。浙江:云和、龙泉、丽水、杭州、建德、开化、遂安。江 西:玉山、德兴、修水、广丰。江苏:高邮。陕西:沔县、武功、西乡。四川:巫溪、青 城山、峨眉山。湖北:竹溪、巴东、兴山。山东:烟台、泰山。河南:桐柏、鸡公山、伏 牛山南坡。广西:临桂。日本、朝鲜、欧洲、北美均有栽
科中文名:蜡梅科
科拉丁名:Calycanthaceae
本科概述:该科2属7种,是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典型例子。我国有2属4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其中1属为特有属。

《Flora of China》 Vol. 7 (2008)
Chimonanthus nitens  
山蜡梅  


【拼音名】 Shān Là Méi
【别名】 香风茶、毛山茶、岩马桑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以夏、秋季采收为佳,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山蜡梅,单绿灌木,高达3m。幼枝方形,老枝近圆柱形。单叶对生,近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3cm,宽1.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叶脉在上面凸起。小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芳香,直径约1cm;花被片多数,白色或黄白色,外轮花被片长圆形,长达1.5cm,宽约3mm,中轮花被片窄椭圆,内轮花被片卵形;雄蕊5-7,长约3mm,花药比花丝长,退化雄蕊于雄蕊基部内侧对生;离生心皮多数,子房卵形,花柱纤细。假果椭圆形,长2-4cm,褐色,被糙硬毛,内含瘦果数个。种子1颗。花期10月至次年1月,果期4-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下或林缘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5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较糙,具密布的透明腺点,主脉浅褐色,于下表面明显突出;叶柄长0.5-1cm。薄革质,气清午味微苦而辛凉。
以完整、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略扁平,外壁增厚,有时可见孔沟,并被色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外壁增厚,有气孔;上、下表皮均有单细胞非腺毛,壁厚。栅栏组织由2-3列短柱状细胞组成;海绵组织中散有多数油细胞,直径40-80μm。主脉明显向下突出,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发达,导管常3-13个排列成行,韧皮部较窄,新月形,中柱鞘纤维发达,几连成环。
【化学成份】 山蜡梅挥发油中的成分有1,8-桉叶素(1,8-cineole)58.2%,芳樟醇(linalool)11.4%,樟脑(camphor)8.8%龙脑(borneol)4.0%。山蜡梅的非挥发部分含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蜡梅碱(calycanthine),鲨肌醇(scyllitol)。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香风茶(山蜡梅)挥发油给猫及豚鼠腹腔注射,均有一定镇咳作用,10min显效,20min效果最好,但平喘作用不稳定,维持时间也短。鸽子气复写纸行毛运动实验证明,挥发油祛谈作用不明显。
2.降太作用,香风茶总碱7mg/kg,静脉注射,使猫与犬血压下降40%以上,纷纭30min以上,而蜡梅碱10mg/kg,静脉注射降压作用短暂。香风茶C碱7mg/kg,香风茶A、B碱140mg/kg给猫静脉注射,C碱使血压下降40%,维持30min以上,而A碱使血压下降20%,5min内恢复。
【鉴别】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置水浴中加热2min,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挥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或蓝色荧光,喷酒1%三氯化铝的乙醇液后,荧光加强。
(2)取本品粉末2g,加稀盐酸20ml,煮沸5min后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调节pH8-9后,用氯仿振摇提取,取氯仿液挥干,残渣加稀盐1ml使溶解,加碘化铋钾试液,即发生橘红色沉淀。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肺;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芳香化湿。主流感;中暑;慢性支气管炎;湿困胸闷;蚊蚁叮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8g,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或开水冲泡代茶。外用:适量,鲜品揉擦
【摘录】 《中华本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