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管理技术
日期:2005-08-04
晚播小麦管理技术
综合各地经验,晚播小麦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两用两争即利用初冬、初春土壤的两个浆融交替期,争取两个潜伏蘖的萌发。由于晚播小麦冬前积温较少,基本不产生分蘖(或分蘖较少),因此充分利用初冬、初春土壤的两个浆融交替期,通过采取搂、划等措施,可争取两个潜伏蘖的萌发,使之在返青期间能及早形成分蘖,增加田间总茎数,保证成穗数。
四水一猛即浇好底墒水、返青水、拔节水及孕穗扬花水,在返青期猛施氮肥。1.保证底墒水充足。由于秋季气温较低,土壤水分丧失少,底墒充足,冬前可不灌冻水,以免降低地温,不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如确需冬灌,灌期应适当推迟。2.为避免降低地温,影响小麦分蘖及生长,返青水应推迟到新蘖露出地面、新根长至2厘米左右时再浇(如底墒不足,冬春雨雪少,分蘖节处于干土层,可适当早浇)。另外,要结合返青水猛施氮肥,每亩施标准氮肥17~20千克,以促进小麦分蘖的生长,增大群体密度。3.浇返青水后,还要适时浇拔节水。高产田结合拔节水再施标准氮肥10千克/亩,为后期小麦的粒多、粒重打下基础。4.返青水和拔节水浇后,要采取中耕和喷施矮壮素等措施进行蹲苗,防止小麦因群体过大、个体生长不良而引起后期倒伏。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及苗情,浇好孕穗扬花水,确保小麦授粉、灌浆顺利进行。
三防一保即防干热风、防病虫害、防早衰,确保粒重。晚播麦成熟较晚,且后期肥效较猛,容易造成贪青,受干热风危害而影响粒重,因此,在生育后一定要保持适宜的田间湿度或喷施绿风95类生长调节剂,以降低干热风的危害强度。在小麦灌浆期间,温度及湿度均较高,有利于白粉病及蚜虫害的发生,因此需要勤于观察,及时防治。再者,由于晚播小麦的麦根素分布浅,其功能衰退较早,为保证小麦后期的光合能力及光合强度,在乳熟期间应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防其早衰,确保粒重
综合各地经验,晚播小麦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两用两争即利用初冬、初春土壤的两个浆融交替期,争取两个潜伏蘖的萌发。由于晚播小麦冬前积温较少,基本不产生分蘖(或分蘖较少),因此充分利用初冬、初春土壤的两个浆融交替期,通过采取搂、划等措施,可争取两个潜伏蘖的萌发,使之在返青期间能及早形成分蘖,增加田间总茎数,保证成穗数。
四水一猛即浇好底墒水、返青水、拔节水及孕穗扬花水,在返青期猛施氮肥。1.保证底墒水充足。由于秋季气温较低,土壤水分丧失少,底墒充足,冬前可不灌冻水,以免降低地温,不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如确需冬灌,灌期应适当推迟。2.为避免降低地温,影响小麦分蘖及生长,返青水应推迟到新蘖露出地面、新根长至2厘米左右时再浇(如底墒不足,冬春雨雪少,分蘖节处于干土层,可适当早浇)。另外,要结合返青水猛施氮肥,每亩施标准氮肥17~20千克,以促进小麦分蘖的生长,增大群体密度。3.浇返青水后,还要适时浇拔节水。高产田结合拔节水再施标准氮肥10千克/亩,为后期小麦的粒多、粒重打下基础。4.返青水和拔节水浇后,要采取中耕和喷施矮壮素等措施进行蹲苗,防止小麦因群体过大、个体生长不良而引起后期倒伏。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及苗情,浇好孕穗扬花水,确保小麦授粉、灌浆顺利进行。
三防一保即防干热风、防病虫害、防早衰,确保粒重。晚播麦成熟较晚,且后期肥效较猛,容易造成贪青,受干热风危害而影响粒重,因此,在生育后一定要保持适宜的田间湿度或喷施绿风95类生长调节剂,以降低干热风的危害强度。在小麦灌浆期间,温度及湿度均较高,有利于白粉病及蚜虫害的发生,因此需要勤于观察,及时防治。再者,由于晚播小麦的麦根素分布浅,其功能衰退较早,为保证小麦后期的光合能力及光合强度,在乳熟期间应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防其早衰,确保粒重
本站发布其文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