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袋栽金针菇的技术重点
日期:2009-05-06
采用地沟袋栽金针菇,具有简化工艺(省去喷水工)和提高产量及质量的效果。在山东临沂、河南南阳、泌阳等地已普遍推广应用。
地沟设在室外靠近水源、管理方便的冬闲田上,一般挖宽80~90厘米,深30~40厘米,长不限,用竹、芦苇等搭成三阳七阴的拱形架。沟中先灌满水,待水渗失后,将已发好菌的菌袋,解开一端袋口,并把袋膜拉直成圆筒状,挨个排放在沟内。在沟宽的两边压入黑色薄膜,然后将两边的黑色薄膜对折交错盖在弓形架上(架中间高50~60厘米),这样就为金针菇创造了一个潮湿、避光和能增加二氧化碳含量的生态条件。
当菇蕾长至3厘米左右,已见菇盖、菇柄有明显区别时,要适当通风换气和提供弱光等生态条件,每天通风透光1次,时间30~60分钟,使菇蕾长得整齐粗壮,色泽纯正。当菇柄长至5厘米以上时,全密封培养,以增加沟内空气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促使菇柄拨高,在封闭培养6~8天后,一般菇柄可达18~20厘米,盖茎1.2~1.5厘米。头潮菇采后,按此管理,10~15天,可出第二潮菇。
地沟设在室外靠近水源、管理方便的冬闲田上,一般挖宽80~90厘米,深30~40厘米,长不限,用竹、芦苇等搭成三阳七阴的拱形架。沟中先灌满水,待水渗失后,将已发好菌的菌袋,解开一端袋口,并把袋膜拉直成圆筒状,挨个排放在沟内。在沟宽的两边压入黑色薄膜,然后将两边的黑色薄膜对折交错盖在弓形架上(架中间高50~60厘米),这样就为金针菇创造了一个潮湿、避光和能增加二氧化碳含量的生态条件。
当菇蕾长至3厘米左右,已见菇盖、菇柄有明显区别时,要适当通风换气和提供弱光等生态条件,每天通风透光1次,时间30~60分钟,使菇蕾长得整齐粗壮,色泽纯正。当菇柄长至5厘米以上时,全密封培养,以增加沟内空气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促使菇柄拨高,在封闭培养6~8天后,一般菇柄可达18~20厘米,盖茎1.2~1.5厘米。头潮菇采后,按此管理,10~15天,可出第二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