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无公害种植技术
来源:《现代农业》.-2006,(7).-32-33 作者:禇丽丽 日期:2006-10-11
辣椒的无公害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势强,抗病虫害,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适应性强,坐果集中,开花结果时间较长,果肉厚品质好的品种。因地制宜可选以下品种:
1.湘研11号、极早熟杂一代,株高48厘米,株幅56厘米,10-12节开花结果,早期挂果多,果实粗牛角形,长12.6厘米、横径3.7厘米、肉厚0.28厘米,单果重34.2克。适作保护地早熟栽培。适宜长江流域种植。
2.日月新四号、极早熟,株型紧凑、节间短、分枝强,7-10节现蕾,前期挂果多,果实膨大快,粗牛角椒,单果重80-120克,开花后18-25天采收,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适宜春秋保护地栽培。
3.湘研13号、中熟微辣型杂交品种,13节左右着生第一果,果实粗牛角椒,果表光滑,深绿色,果实外形规则,商品性好,耐贮运,单果重58克左右,最大果100克,从定植到采收约48天,耐湿、耐肥、抗疱痂病、炭疽病能力强,适宜于土层深厚,湿润地区作露地丰产栽培。
4.科兴2号海椒、最新繁育早熟微辣型杂交换代品种。株型紧凑,株高60-80厘米,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单果重80-150克,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结果部位低,易坐果,结果期长,抗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是早春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种、适宜全国种植。
5.湘辣四号、晚熟辛辣型杂交品种,耐旱耐高温,较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适宜于丘陵山地和干椒重产区丰产栽培。第一果着生节位13-15节,后期坐果性好,果实长羊角形,果表光滑,果直、生理成熟果朱红色,商晶性好,味辣,适宜鲜食制酱也可干制。
其它优良品种有:九香椒,中椒六号,种都五号、六号、日月九号、湘研八号(甜椒)、湘辣1号、湘研二十一号、广椒3号等。
二、栽培技术
1.种子消毒
(1)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部分病菌。
(2)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的热水浸种,迅速搅拌至水温30℃时停止,再浸泡12小时,催芽播种。
(3)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的清水中浸20分种左右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2.床土消毒
(1)浇福尔马林稀释液。于播前半个月,先将床土挖松,再浇灌。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450毫升,加水25公斤(视床土干湿而定)。
(2)培制多菌灵药土。每立方米细土用药250克,掺透混匀。1/3铺床面,2/3盖种子。
3.播种
(1)育苗畦内先浇足水,水渗后,均匀撒播,再撒上辛硫磷药粉或呋喃丹,防止地下害虫,然后用制好的药土覆盖。
(2)播后在畦面内侧用竹片撑好,再盖上地膜,周围用泥土封好。提高地温,促进早发根,快生长。
(3)苗床管理种子发芽出土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27℃,夜间为15-20℃保证子叶肥大,绿色,叶柄长短适中,生长健壮,当子叶充分展开,真叶初露时,结合放风,锄草间苗。
4.田间管理
辣椒的生育期长,又是多次采收,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需要分次追肥,一般是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左右,钙镁磷40千克作基肥,苗期少施氮肥,追肥方法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前期追肥要稳,定植成活后至结果前,要抓紧晴天地干施2-3次腐熟人粪尿,促进发棵。开花盛期要节制施肥,以免落花。结果期每亩穴施复合肥30-40千克或腐熟饼肥60千克,促进果实膨大;晚熟品种前期要多施追肥,争取早分枝,增加开花节数。在定植成活后,每隔7天左右施一次腐熟人粪尿。在植株开始分杈现蕾时,应结合培土,在离植株15厘米远的地方,每亩沟施腐熟麸饼100千克。采收期间,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采收1-2次,追施腐熟人粪尿400-500千克或尿素8千克。为保证少落花多结果,可用0.1%的硼砂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在初花期喷施1次,盛花期每7天左右喷施1次,共喷施3-5次。
定植后如遇下雨,土地板结并长有杂草,需进行中耕培土。辣椒又在第一分杈以下发生许多腋芽,及时抹去,为保证结果正常,主茎上第一朵花以下的侧杖也应于开花前全部摘除,以后不再整枝,还应随时摘除底部的叶及有病斑的叶,以利通气,减少病害。
辣椒是较耐旱的蔬菜,它前期怕湿,排水不良会落叶,落花。一般定植后要充分供给水分。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秋季常遇高温干旱,应增加灌溉次数;冬季栽培雨水较多,可以少灌水,但气温偏低时可通过灌水来保温防寒。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辣椒主要病虫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和蚜虫等。防治时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应按无公害标准选药、用药。
农业防治:避免连作、重茬;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1)疫病防治。疫病发生迅猛是毁灭性病害。与大蒜套种病害轻。苗床湿度大时,撒草木灰或细干土。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灌根,每穴100-200毫升。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2)炭疽病防治。是常见的且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可用硫酸铜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80%炭疽福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重点喷植株中下部及叶子背面。特别注意气温高时早晨浇水,气温低时中午浇水,伏天中午勿浇水,易暴发该病。
(3)病毒病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提高抗性。喷克病灵药液800倍液各喷一次。主要还是预防,从播种开始避免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
2.虫害。有棉铃虫和烟清虫蝼蛄蛴螬、蚜虫等。
(1)对棉铃虫和烟清虫可采取生物防治:用NPV核角体病毒、BT乳剂、赤眼蜂、青虫菌6号,在3龄以前用药。用50%敌敌畏30毫升灌玉米芯,架枝熏蒸,可保护天敌;80-1000毫克/千克庆丰霉素喷雾。
(2)对蝼蛄和蛴螬可用小米或玉米掺5公斤,水煮半熟,稍晾干,互不粘着,拌入90%敌百虫120倍液0.2公斤,搅匀凉7成干,施入土内或地表,也可与种苗混合。
3.黄板诱杀蚜虫。用100厘米×20厘米的纸板,涂上黄色漆,同时涂一层机油,挂在行间或株间,每亩约30-40块。用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虫效果也很明显。
无论什么病虫,使用化学农药后,抗性会增强,要交替使用,按标准浓度、标准剂量喷药。最大限度地维持生态平衡,以生产出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辣椒。
四、收获
采青椒约在谢花后20天果皮翠绿色时为好,2-3天采一次,少采勤采。为提高总产量采取以果压枝的方法,延长叶片的有效同化时间。多雨季节,可提前采收下一层的辣椒。辣椒采收后,首先按照无公害标准检测,合格后及时分级包装、标识后再上市。
一、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势强,抗病虫害,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适应性强,坐果集中,开花结果时间较长,果肉厚品质好的品种。因地制宜可选以下品种:
1.湘研11号、极早熟杂一代,株高48厘米,株幅56厘米,10-12节开花结果,早期挂果多,果实粗牛角形,长12.6厘米、横径3.7厘米、肉厚0.28厘米,单果重34.2克。适作保护地早熟栽培。适宜长江流域种植。
2.日月新四号、极早熟,株型紧凑、节间短、分枝强,7-10节现蕾,前期挂果多,果实膨大快,粗牛角椒,单果重80-120克,开花后18-25天采收,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适宜春秋保护地栽培。
3.湘研13号、中熟微辣型杂交品种,13节左右着生第一果,果实粗牛角椒,果表光滑,深绿色,果实外形规则,商品性好,耐贮运,单果重58克左右,最大果100克,从定植到采收约48天,耐湿、耐肥、抗疱痂病、炭疽病能力强,适宜于土层深厚,湿润地区作露地丰产栽培。
4.科兴2号海椒、最新繁育早熟微辣型杂交换代品种。株型紧凑,株高60-80厘米,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单果重80-150克,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结果部位低,易坐果,结果期长,抗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是早春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种、适宜全国种植。
5.湘辣四号、晚熟辛辣型杂交品种,耐旱耐高温,较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适宜于丘陵山地和干椒重产区丰产栽培。第一果着生节位13-15节,后期坐果性好,果实长羊角形,果表光滑,果直、生理成熟果朱红色,商晶性好,味辣,适宜鲜食制酱也可干制。
其它优良品种有:九香椒,中椒六号,种都五号、六号、日月九号、湘研八号(甜椒)、湘辣1号、湘研二十一号、广椒3号等。
二、栽培技术
1.种子消毒
(1)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部分病菌。
(2)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的热水浸种,迅速搅拌至水温30℃时停止,再浸泡12小时,催芽播种。
(3)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的清水中浸20分种左右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2.床土消毒
(1)浇福尔马林稀释液。于播前半个月,先将床土挖松,再浇灌。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450毫升,加水25公斤(视床土干湿而定)。
(2)培制多菌灵药土。每立方米细土用药250克,掺透混匀。1/3铺床面,2/3盖种子。
3.播种
(1)育苗畦内先浇足水,水渗后,均匀撒播,再撒上辛硫磷药粉或呋喃丹,防止地下害虫,然后用制好的药土覆盖。
(2)播后在畦面内侧用竹片撑好,再盖上地膜,周围用泥土封好。提高地温,促进早发根,快生长。
(3)苗床管理种子发芽出土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27℃,夜间为15-20℃保证子叶肥大,绿色,叶柄长短适中,生长健壮,当子叶充分展开,真叶初露时,结合放风,锄草间苗。
4.田间管理
辣椒的生育期长,又是多次采收,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需要分次追肥,一般是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左右,钙镁磷40千克作基肥,苗期少施氮肥,追肥方法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前期追肥要稳,定植成活后至结果前,要抓紧晴天地干施2-3次腐熟人粪尿,促进发棵。开花盛期要节制施肥,以免落花。结果期每亩穴施复合肥30-40千克或腐熟饼肥60千克,促进果实膨大;晚熟品种前期要多施追肥,争取早分枝,增加开花节数。在定植成活后,每隔7天左右施一次腐熟人粪尿。在植株开始分杈现蕾时,应结合培土,在离植株15厘米远的地方,每亩沟施腐熟麸饼100千克。采收期间,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采收1-2次,追施腐熟人粪尿400-500千克或尿素8千克。为保证少落花多结果,可用0.1%的硼砂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在初花期喷施1次,盛花期每7天左右喷施1次,共喷施3-5次。
定植后如遇下雨,土地板结并长有杂草,需进行中耕培土。辣椒又在第一分杈以下发生许多腋芽,及时抹去,为保证结果正常,主茎上第一朵花以下的侧杖也应于开花前全部摘除,以后不再整枝,还应随时摘除底部的叶及有病斑的叶,以利通气,减少病害。
辣椒是较耐旱的蔬菜,它前期怕湿,排水不良会落叶,落花。一般定植后要充分供给水分。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秋季常遇高温干旱,应增加灌溉次数;冬季栽培雨水较多,可以少灌水,但气温偏低时可通过灌水来保温防寒。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辣椒主要病虫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和蚜虫等。防治时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应按无公害标准选药、用药。
农业防治:避免连作、重茬;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1)疫病防治。疫病发生迅猛是毁灭性病害。与大蒜套种病害轻。苗床湿度大时,撒草木灰或细干土。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灌根,每穴100-200毫升。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2)炭疽病防治。是常见的且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可用硫酸铜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80%炭疽福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重点喷植株中下部及叶子背面。特别注意气温高时早晨浇水,气温低时中午浇水,伏天中午勿浇水,易暴发该病。
(3)病毒病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提高抗性。喷克病灵药液800倍液各喷一次。主要还是预防,从播种开始避免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
2.虫害。有棉铃虫和烟清虫蝼蛄蛴螬、蚜虫等。
(1)对棉铃虫和烟清虫可采取生物防治:用NPV核角体病毒、BT乳剂、赤眼蜂、青虫菌6号,在3龄以前用药。用50%敌敌畏30毫升灌玉米芯,架枝熏蒸,可保护天敌;80-1000毫克/千克庆丰霉素喷雾。
(2)对蝼蛄和蛴螬可用小米或玉米掺5公斤,水煮半熟,稍晾干,互不粘着,拌入90%敌百虫120倍液0.2公斤,搅匀凉7成干,施入土内或地表,也可与种苗混合。
3.黄板诱杀蚜虫。用100厘米×20厘米的纸板,涂上黄色漆,同时涂一层机油,挂在行间或株间,每亩约30-40块。用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虫效果也很明显。
无论什么病虫,使用化学农药后,抗性会增强,要交替使用,按标准浓度、标准剂量喷药。最大限度地维持生态平衡,以生产出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辣椒。
四、收获
采青椒约在谢花后20天果皮翠绿色时为好,2-3天采一次,少采勤采。为提高总产量采取以果压枝的方法,延长叶片的有效同化时间。多雨季节,可提前采收下一层的辣椒。辣椒采收后,首先按照无公害标准检测,合格后及时分级包装、标识后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