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蔬菜水果

无公害圆葱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圆葱高产栽培技术

    1.产地质量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010-2001的要求。土壤条件应为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量含量丰富。以沙质壤土及轻黏土为宜。基地周边远离(大于2千米)城市和工矿医院,无污染源及其它污染,有传统的种植圆葱经验。
    2.种植技术要点
    为确保产品质量无公害,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操作规程》3个标准控制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无公害。
    2.1  品种选择  进行无公害圆葱生产应选用抗病性、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5-1999的要求。如日本黄玉葱、泉州球形黄O-P黄等。
    2.2  整地作畦  采用平畦栽培,地膜覆盖,便于管理,既有利于保温、保湿,又可避免杂草生长。畦面一般宽1.2米,畦埂宽25厘米。
    2.3  适时育苗  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葱、蒜类,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地块作为育苗床。苗床营养土的配制肥土比为1:10,选用优质腐熟厩肥,并过筛去杂。苗床宽1.2米,长15-20米。东平县适宜播期在9月上旬。播种过早,圆葱生长量过大,早春易抽薹;过晚苗子太小,越冬易造成死苗。播前将苗床浇透水,水渗后撒播种子,播后盖过筛细土2厘米厚。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1-0.5千克,播完后盖草苫或薄膜。播后7-8天即可出齐苗,于傍晚撤去草苫或薄膜。出苗后浇一次小水,15-20天后再浇一次水,以促进幼苗生长。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并根据苗子的生长状况调节肥水管理,控制幼苗在定植时达到3-4片叶,假茎直径0.4-0.8厘米为宜。
    2.4  适时定植  定植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适宜定植的苗龄是50-55天,株高20-25厘米,茎粗0.4-0.8厘米,百株重400克左右。为便于管理,定植时应将苗子分级,假茎直径0.6-0.8厘米的为一级苗,0.4-0.6厘米的为二级苗,低于0.4厘米高于0.8厘米的苗应剔除。定植密度20厘米×16厘米,667平方米栽2.0万-2.1万株。在地膜上打孔定植,孔深2厘米,以埋住小鳞茎,浇水不漂秧为宜。
    2.5  田间管理  一是定植缓苗后,及时到田间检查,发现有漂秧的应尽早补苗,以确保全苗。二是“小雪”前后浇一次“封冻水”,翌春2月底3月初苗子返青时浇返青水。早春浇水,浇水量“宁多勿少”,要小水勤浇。三是根据洋葱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通过土壤测试,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基肥每667平方米优质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1 000千克,复合肥约40千克,尿素10千克,结合耕翻整地与耕层充分混匀,适当补充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产状况施用,每667平方米施尿素最多不超过10千克,收获前15天内不应使用速效氮肥,合理采用根外施肥技术,通过叶面喷施快速补充营养。同时注意选用的肥料应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无公害圆葱对肥料的要求。
    2.6  病虫害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圆葱的目的。一是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换茬,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二是物理防治,可用银灰膜避蚜或黄板诱杀蚜虫。三是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四是化学防治,对霜霉病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7-10天1次,连防2-3次;防治病毒病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甜菜夜蛾可用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1 5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病毒等制剂防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