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中国农业市场报.-2006.7.16.-2版 作者:丁以为 日期:2006-08-16
甜椒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可选用中椒7号、海丰27号甜椒等。
中椒7号早熟,植株生长势强,结果率高。果实灯笼型,果色绿,果大形好,果肉厚0.4厘米,单果重100-120克。味甜质脆,耐病毒病,中抗疫病,耐贮运。亩产4000千克左右。
海丰27号优势强,是现有甜椒中的理想换代品种。分枝开展度大,果实长方灯笼形,果面光亮略皱,膨胀快,单果重200克左右,连续坐果力强,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好,平均亩产在5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
2.育苗。(1)播种前的准备烤畦:在播种前30天,将苗床用塑料棚膜覆盖,使其增温消毒。营养土配制:一般田园土6份,腐熟有机肥4份。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楝素生物肥150克,过筛后备用。床土消毒:在覆土内按苗床面积每平方米用菌线威0.5-1克混匀。也可配成3500倍液均匀喷洒。(2)浸种、催芽 浸种:用消毒纱布包好种子,放入55℃的水中搅拌至水温降到30℃,再浸种8-10小时。之后用10%的磷酸三钠浸泡10分钟,用清水透洗3次。催芽:一般采用恒温箱、电热毯等方式。控温在25℃-30℃,前三天每天用30℃水淘洗1次。当80%种子露白时就可播种。(3)播种。播种期:各地有不同的育苗定植时期,主要是确保青椒有充足的生育期和采摘期。播种方式:分撒播和直播两种。撒播:播种密度每平方米10克左右。然后覆1厘米厚的营养土。扣小拱棚,上盖草帘。直播:将营养土装入钵中,每钵1-2粒,覆土1厘米,直播后不再分苗。钵的尺寸是7×7或8×8(厘米)。
3.苗床的管理。(1)播种到齐苗阶段:要求气温白天30℃,晚间20℃,最低温白天25℃,晚间18℃,7-10天后苗可出齐。(2)齐苗到分苗阶段:在苗床内外温差最小时放风。高温放大风会闪苗。
4.分苗。(1)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选择晴天分苗。(2)分栽苗床要整平,铺一层塑料布再加上草帘,草帘上摆放营养钵,钵体间要挤紧。浇水后在钵土上打孔放苗覆土,根要充分接触苗土。随后再小水缓浇至水分渗出。(3)分苗后气温白天不低于30℃,晚间不低于20℃,如中午温度过高,可用草帘遮阳降温。(4)7天后,可浇一次缓苗水。(5)炼苗:在定植前,7-10天开始炼苗,温度要逐渐降低。
5.定植后的管理。(1)定植前的准备。土壤消毒:热天时深翻土壤,浇大水,覆膜后暴晒,进行物理消毒。(2)施肥。甜椒对水肥要求比较高,施肥偏多者,其早熟性和产量都明显提高,而且产品商品性好。—般亩施楝素生物肥80-100千克,施肥后深翻整地使肥土混匀。起垄、铺膜。起垄要成龟背型并铺膜,垄高8-10厘米,垄宽50厘米,垄距90-100厘米。(3)定植密度。一般采用单株定植,株行距为40厘米×50-80厘米,不宜密植。(4)定植。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先在膜上打孔,将苗放入,覆土。定植深度以子叶高出地面为宜,小浇定植稳苗水。(5)蹲苗。蹲苗期一般15天,太短容易徒长。(6)浇水、追肥。第一层果坐稳后开始浇水追肥,小水勤浇。禁用纯氮肥,最好是每棚每次随水追施楝素生物肥5-10千克。(7)整枝。在门椒采收时,一般单株留4杈,双株留2杈。生长期间要视长势作必要的整枝,以利通风透气和果实膨大。(8)搭架、吊线。甜椒品种一般连续坐果能力强,如植株旺盛,一般不疏果。但必须对其搭架吊线,在对椒采收前进行。(9)生长季节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晚上控制在10℃-15℃以上。
6.病虫害防治。甜椒病虫较多,为害比辣椒严重,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疮痂病、疫病以及茶黄螨、红蜘蛛、烟青虫、蚜虫等。甜椒的生产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到收获的栽培过程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具体作法是:(1)选用耐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耐病品种或一代杂种,如中椒7号、海丰27号等。(2)种子处理,播前用50%菌成对水1000倍浸种,或用0.5%颗粒丰杀菌型800倍液浸种6小时,用清水洗净后播种。(3)培育壮苗。育苗时每平方米苗床用菌成0.5-1克加入细土1-2千克掺均,再加入楝素生物肥100克拌匀后下种。分苗后在1-3叶期各喷一次颗粒丰,1袋对2桶水(30千克),定植后和坐果期各喷一次颗粒丰和喷茬克,1袋对水15千克。分苗在土温13℃以上进行,在分苗定植前各喷1次50%菌成1000倍液或颗粒丰杀菌型800倍液。(4)定植管理:①大棚消毒,在大棚休闲期或种植前15-20天给土壤彻底消毒,一亩地用菌线威30-40袋(15克/袋)经水稀释喷洒地面,用地膜覆盖熏蒸一周,然后放风。②土壤消毒,定植前可深翻土壤,暴晒3-5天,翻耕前每亩用线净8-10千克,楝素生物肥80-100千克撒施于棚内。(5)病虫害防治:①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疫病、黄萎病在定植后每5-7天喷洒菌线威3500倍液和菌成800倍液,也可以用喷茬克1000倍液或恶霉灵1000倍灌根3-4次。②病毒病用菌成800倍液和嘧呔霉素200倍液,也可用颗粒丰杀菌型500倍液喷施。③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和螨类用25%巧妙1000倍液或用10%螨帮2000-3000倍液。(6)遮阳降温,前期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棚内温度和光照强度。
1.品种选择。可选用中椒7号、海丰27号甜椒等。
中椒7号早熟,植株生长势强,结果率高。果实灯笼型,果色绿,果大形好,果肉厚0.4厘米,单果重100-120克。味甜质脆,耐病毒病,中抗疫病,耐贮运。亩产4000千克左右。
海丰27号优势强,是现有甜椒中的理想换代品种。分枝开展度大,果实长方灯笼形,果面光亮略皱,膨胀快,单果重200克左右,连续坐果力强,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好,平均亩产在5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
2.育苗。(1)播种前的准备烤畦:在播种前30天,将苗床用塑料棚膜覆盖,使其增温消毒。营养土配制:一般田园土6份,腐熟有机肥4份。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楝素生物肥150克,过筛后备用。床土消毒:在覆土内按苗床面积每平方米用菌线威0.5-1克混匀。也可配成3500倍液均匀喷洒。(2)浸种、催芽 浸种:用消毒纱布包好种子,放入55℃的水中搅拌至水温降到30℃,再浸种8-10小时。之后用10%的磷酸三钠浸泡10分钟,用清水透洗3次。催芽:一般采用恒温箱、电热毯等方式。控温在25℃-30℃,前三天每天用30℃水淘洗1次。当80%种子露白时就可播种。(3)播种。播种期:各地有不同的育苗定植时期,主要是确保青椒有充足的生育期和采摘期。播种方式:分撒播和直播两种。撒播:播种密度每平方米10克左右。然后覆1厘米厚的营养土。扣小拱棚,上盖草帘。直播:将营养土装入钵中,每钵1-2粒,覆土1厘米,直播后不再分苗。钵的尺寸是7×7或8×8(厘米)。
3.苗床的管理。(1)播种到齐苗阶段:要求气温白天30℃,晚间20℃,最低温白天25℃,晚间18℃,7-10天后苗可出齐。(2)齐苗到分苗阶段:在苗床内外温差最小时放风。高温放大风会闪苗。
4.分苗。(1)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选择晴天分苗。(2)分栽苗床要整平,铺一层塑料布再加上草帘,草帘上摆放营养钵,钵体间要挤紧。浇水后在钵土上打孔放苗覆土,根要充分接触苗土。随后再小水缓浇至水分渗出。(3)分苗后气温白天不低于30℃,晚间不低于20℃,如中午温度过高,可用草帘遮阳降温。(4)7天后,可浇一次缓苗水。(5)炼苗:在定植前,7-10天开始炼苗,温度要逐渐降低。
5.定植后的管理。(1)定植前的准备。土壤消毒:热天时深翻土壤,浇大水,覆膜后暴晒,进行物理消毒。(2)施肥。甜椒对水肥要求比较高,施肥偏多者,其早熟性和产量都明显提高,而且产品商品性好。—般亩施楝素生物肥80-100千克,施肥后深翻整地使肥土混匀。起垄、铺膜。起垄要成龟背型并铺膜,垄高8-10厘米,垄宽50厘米,垄距90-100厘米。(3)定植密度。一般采用单株定植,株行距为40厘米×50-80厘米,不宜密植。(4)定植。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先在膜上打孔,将苗放入,覆土。定植深度以子叶高出地面为宜,小浇定植稳苗水。(5)蹲苗。蹲苗期一般15天,太短容易徒长。(6)浇水、追肥。第一层果坐稳后开始浇水追肥,小水勤浇。禁用纯氮肥,最好是每棚每次随水追施楝素生物肥5-10千克。(7)整枝。在门椒采收时,一般单株留4杈,双株留2杈。生长期间要视长势作必要的整枝,以利通风透气和果实膨大。(8)搭架、吊线。甜椒品种一般连续坐果能力强,如植株旺盛,一般不疏果。但必须对其搭架吊线,在对椒采收前进行。(9)生长季节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晚上控制在10℃-15℃以上。
6.病虫害防治。甜椒病虫较多,为害比辣椒严重,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疮痂病、疫病以及茶黄螨、红蜘蛛、烟青虫、蚜虫等。甜椒的生产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到收获的栽培过程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具体作法是:(1)选用耐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耐病品种或一代杂种,如中椒7号、海丰27号等。(2)种子处理,播前用50%菌成对水1000倍浸种,或用0.5%颗粒丰杀菌型800倍液浸种6小时,用清水洗净后播种。(3)培育壮苗。育苗时每平方米苗床用菌成0.5-1克加入细土1-2千克掺均,再加入楝素生物肥100克拌匀后下种。分苗后在1-3叶期各喷一次颗粒丰,1袋对2桶水(30千克),定植后和坐果期各喷一次颗粒丰和喷茬克,1袋对水15千克。分苗在土温13℃以上进行,在分苗定植前各喷1次50%菌成1000倍液或颗粒丰杀菌型800倍液。(4)定植管理:①大棚消毒,在大棚休闲期或种植前15-20天给土壤彻底消毒,一亩地用菌线威30-40袋(15克/袋)经水稀释喷洒地面,用地膜覆盖熏蒸一周,然后放风。②土壤消毒,定植前可深翻土壤,暴晒3-5天,翻耕前每亩用线净8-10千克,楝素生物肥80-100千克撒施于棚内。(5)病虫害防治:①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疫病、黄萎病在定植后每5-7天喷洒菌线威3500倍液和菌成800倍液,也可以用喷茬克1000倍液或恶霉灵1000倍灌根3-4次。②病毒病用菌成800倍液和嘧呔霉素200倍液,也可用颗粒丰杀菌型500倍液喷施。③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和螨类用25%巧妙1000倍液或用10%螨帮2000-3000倍液。(6)遮阳降温,前期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以降低棚内温度和光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