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出版发行
近日,由孙卫邦主编,刀志灵、高信芬、李捷和杨湘云副主编,31人参与编写、88人提供图片的《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为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2017FY100100)”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精心挑选了项目调查到的207种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根据获得的最新资料,编入了这些种类的分布地点、生境特征、花果期或孢子成熟期、主要形态特征,配以实地调查中拍摄的高质量植株及生境照片,并标注了这些物种的国家重点保护等级等。该书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是开展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对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地管理等人员以及植物爱好者也有参考价值。
“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查清植物资源本底,尤其是查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类受威胁严重的珍稀濒危植物本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要科技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非常艰苦!要跋山涉水,常雨雪滞途!《图鉴》中看似简短的分布点信息,其背后是科技工作者们栉风沐雨的付出”。
据悉,“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于2016年申报,2017年立项(国科发基〔2017〕38号),执行期为2017年2月—2022年1月,于2017年5月18日正式启动。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牵头,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贵州省植物园和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等共13个单位。项目设置了“滇-藏”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采集、滇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采集、“滇—黔—桂”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采集、“川—渝”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采集、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信息库建设与种质保存等5个相互关联的课题。经过5年多的系统工作,项目查清了分布于调查区域内的24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资源本底;共采集和保存了187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标本1515号7880份,伴生植物标本9258号36531份;获得了183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共7940份土壤的理化性质数据;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87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DNA材料14239号25947份、92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子606份2312000粒和58个目标物种的其他繁殖材料4271份;成功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了113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苗木共17万余株;发表论文187篇,出版专著6部,制定标准及规范9个,提交政府咨询报告7个。项目共培养硕士33人、博士26人、青年骨干21人。通过项目实施,系统构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资源调查、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人工繁育与迁地保护、保护名录制定与更新等标准体系,并建立了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信息库共享平台。
2023年1月12日,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专家,对项目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2023年2月科技部办公厅通知,同批次通过验收的13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绩效等级为“优秀”,“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为其中之一,绩效评价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