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熊猫保护区的豹豺狼大幅消失,新的生态系统风险正在浮现
大型食肉动物通常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代表,它们的存在往往被作为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当地时间8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生态与演化》(Nature Ecology&Evolu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豹、雪豹、狼和豺这4种大型食肉动物几乎从中国专为大熊猫保育而设立的大部分保护区中消失了。
研究称,自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区在50-60年前初次设立以来,这4个物种在大部分保护区中都难觅踪影。其中,豹(Panthera pardus)从81%的保护区中消失了,雪豹(P. uncia)从38%的保护区消失,狼(Canis lupus)从77%的保护区消失,豺(Cuon alpinus)从95%的保护区消失。这一发现警示,不应过度依赖于单一物种保护政策来保护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上述研究题为“Retreat of large carnivores across the giant panda distribution range”,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通讯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立。
论文第一作者李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大型食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和营养级的顶端,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
“大型食肉动物消失会造成生态系统中原有结构的破坏甚至崩溃,例如出现食草动物过剩、植被因食草动物高强度采食而退化等现象。”李晟的课题组专注于大型兽类、鸟类及其栖息地的野外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野生动物监测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应用、保护成效评估等。
大型食肉动物的大规模消失
大型食肉动物可以通过捕猎、带来恐惧效应等方式控制猎物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而通过不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影响植被等生态系统内的不同层级和组成部分。
为了分析豹、雪豹、狼和豺4种大型食肉动物在大熊猫保护区内的存活状况和分布变化,研究团队在2008年至2018年间,在中国大熊猫分布区中的73个保护区内进行了相机陷阱调查,其中包括66个官方认证的大熊猫保护区。这些保护区范围从北到南跨越五个山脉,分别是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和凉山。
四种大型食肉动物历史上在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内的存在状况。a:豹;b:雪豹;c:狼;d:豺。
从历史上看,研究调查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中,有3种在大熊猫保护区中很常见。其中,豹曾存在于93%的保护区,狼曾存在于58%的保护区,豺曾存在于93%的保护区,雪豹较为少见,历史上只存在于14%的保护区中。
研究团队检查了大熊猫保护区内大约7380个调查站,收集并调查了169万个照相机日的相机陷阱数据。
在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内的五个山脉中,4种大型食肉动物的分布情况。左上方:豹;右上方:雪豹;左下,狼;右下:豺。黑条表示物种仍然存在的保护区,灰条表示物种消失的保护区。
通过将历史基线调查数据与现今的相机陷阱调查(相机陷阱,camera trap,指使用动作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等作为触发机关的遥控相机)数据相比较,发现自这些保护区在50年-60年前初次设立以来,豹从81%的保护区消失了,雪豹从38%的保护区消失了,狼从77%的保护区消失了,豺从95%的保护区消失了。
在以上4种大型食肉动物中,雪豹的原始分布率最小,分布降幅相较于其他三个物种来说也最小。研究团队表示,高山生态系统中的低人类密度可能是雪豹分布降幅低的重要原因。
研究称,豹、雪豹、狼和豺这四个物种已经在相岭和凉山两个南部山脉地区功能性灭绝了。而秦岭、岷山和邛崃山中的豹、雪豹、狼和豺的物种检出率极低,这意味着,这些大型食肉动物不再履行它们作为该生态系统中顶端捕食者的生态功能。目前,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唯一保有豹、雪豹、狼和豺四种大型食肉动物的大熊猫保护区。
受到生存威胁的食肉动物
根据研究人员对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的采访,豹、雪豹、狼和豺这4种食肉动物数量的大规模下降都发生于1990年代。而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豹和豺仍然很常见。研究称,这些物种数量减少的潜在因素包括商业伐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对这些大型食肉动物及其猎物的偷猎,以及可能通过家畜感染的传染病。
自从中国在1960年代初建立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以来,大熊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上已从“濒危”(Endangered )转为“易危”(Vulnerable ),但这并未使大熊猫分布范围内大型食肉动物数量的上升。
研究表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物种对栖息地的需求不同导致的。
李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解释,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活动范围较小,单个个体的家域通常只有5-13平方公里;而豹、狼、豺等大型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更低,活动范围更大,单个个体的家域面积可高达上百平方公里,对栖息地面积和完整性的要求要远高于大熊猫。
他表示,“一个中等大小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通常为300-400平方公里,能维持一个大熊猫的野生种群,但远不足以维持一个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的长期生存”。
此外,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需要依赖丰富的猎物,但据研究发现,相岭、凉山地区的野生有蹄类动物的平均检出率远低于秦山、岷山和邛崃山地区。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历史因素也成为威胁大型食肉动物生存的原因之一。
大熊猫保护与大型食肉动物保护并不矛盾
虽然目前大熊猫保护区内的大型食肉动物面临着大规模消失的困境,但李晟认为,设立大熊猫保护区对保护其它大型食肉动物同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他表示,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未来这片区域内大型食肉动物的保育前景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设立大熊猫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食肉动物的猎物,为大型食肉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保护大型食肉动物的栖息地免遭干扰与破坏。同时,针对大熊猫的巡护、反盗猎、社区发展等保护行动也可以直接减轻或消除对大型食肉动物的直接威胁,如盗猎、报复性猎杀等。
“当前在大熊猫分布区内,之所以还有部分区域能够有豹、豺等大型食肉动物得以保留下来,主要就是得益于这些不同时期建立的大熊猫保护区以及相关的保护投入。”自2014年至今,李晟在IN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的豺评估专家组从事社会服务工作。
由于大型食肉动物的生态习性与需求不同,李晟建议,在保护区规划和设计方面,需要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考虑建立区域性保护区群或更大面积的保护地,以满足大型食肉动物种群延续的需求,在所需的保护策略和保护区规划上与大熊猫保护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在大熊猫分布区内仍有大型食肉动物种群存在的区域主要是在秦岭山脉中部和邛崃山脉中部。这两片区域都有若干相邻的大熊猫保护区组成的数千平方公里的、面积更大的保护区群,能为大型食肉动物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大型食肉动物保育需“因地制宜”
在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内恢复大型食肉动物种群是一个长期目标,李晟强调,不同的区域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
对于目前还保有大片连续栖息地和较为丰富的猎物种群资源的大熊猫分布区北部山脉,需要通过恢复栖息地连通性以促进现有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的自然恢复;
在局部大型食肉动物已经消失、但猎物资源充足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引入或促进周边区域大型食肉动物自然扩散的方式逐步恢复其种群;
而在栖息地破碎化较严重,猎物物种资源匮乏的大熊猫分布区南部山系,近期需要优先考虑的是栖息地和猎物资源的恢复,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的恢复将是一项远期的目标。
“如果大熊猫保护区内的大型食肉种群得以恢复,将会使得区内的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完整,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具有更强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同时也会减缓或避免食草动物过剩给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植被破坏、森林更新受阻、疫病频发等。”
但李晟提醒,我国在大型食肉动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方面的积累仍相对较少,在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管理与保护管理方面也缺乏实践与经验,未来的大型食肉动物保育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他透露,研究团队将进一步评估各个大型食肉动物物种的分布现状与种群现状,重点研究豹、雪豹等现有大型食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支持。他们还将与主管部门、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区等加强合作,在保护目标设定、保护策略制定、保护地空间规划、保护成效评估等方面,把大型食肉动物保护的需求纳入现有和今后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