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和生物型分子特征
日期:2019-06-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昆虫基因组学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我国13省(市、自治区)131个县市的318份草地贪夜蛾样品进行群体生物型分子特征鉴定,厘清了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的来源和具体的生物型分子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保护(Plant Protection)》上。
研究结果表明,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存在两种基因型,10%左右的比例为纯“玉米型”,90%左右的比例为携带了少量“水稻型”基因组的“玉米型”,且中国样品序列特征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种群以及非洲样品有很强的一致性。推断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群体是来源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地理种群,其中占90%的优势种群由“水稻型”母本和“玉米型”父本杂交后代演化而来,在繁衍扩散过程中更多地保留了“玉米型”的背景基因组,是一种特殊的“玉米型”。该研究结果对于草地贪夜蛾风险评估、精准监测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讯员 赵华)
原文链接: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982.S.20190617.0915.001.html?uid="WEEvREcwSlJHSldRa1FhdkJkVG1BK3k2SElTOGFWb1p0NlZqT3o2WitBcz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TY2NjI5TXptUm42ajU3VDNmbHFXTTBDTEw3UjdxZWJ1WnBGeTdsVkwzTklsZz1QenJKWnJHNEg5ak1xWTVEWk9zUF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