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病害防治

农作物药害的诊断与补救措施-

随着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各种植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作物药害时有发生,常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掌握农作物药害的诊断方法,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甚为重要。

    一、药害的诊断。农作物药害,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较难诊断,容易和肥害等混淆。可采用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及农药使用史,土壤测试等措施诊断,防止误诊。

    2、慢性型药害。这种药害,施药后症状不立即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潜伏性,使作物生长受阻,果实风味变差等。这种药害往往很难诊断,易和其他生理性病害相混淆。诊断时,可采用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量、面积和植株对照的方法诊断。

    3、急性型药害。这种药害具有发生快、症状明显的特点,一般在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就可出现症状,一般表现为作物叶片出现斑点、穿孔、焦灼、卷曲、畸形、枯萎、黄化、失绿或白化等。根部受害表现为根部短粗肥大,根毛稀少,根皮变黄或变厚、发脆、腐烂等。种子受害表现为不能发芽或发芽缓慢等。植株受害表现为落花,落蕾,果实畸形、变小、出现斑点,褐果,锈果,落果等。这种药害多是由于过量使用农药或是使用农药进行种子处理不当所致。

    二、补救措施。农作物发生药害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喷施中和剂。针对导致药害的药物性质,使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中和缓解。如发生硫酸铜药害后,可喷0.5%的生石灰水解救。乐果等有机磷农药产生药害后,可喷施200倍的硼砂溶液1-2次。

    2、喷施解毒剂。如多效唑等抑制剂或延缓剂造成为害时,可喷施“九二○”溶液解救。

    3、喷施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多种化学农药都具有氧化、分解作用,可用3000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4、灌水降毒。因土壤施药过量造成的药害,可灌大水洗田,一方面满足作物根系的吸水需求,增加作物细胞水分含量,降低作物体内农药的相对浓度,另一方面灌水能降低土壤中农药浓度,减轻农药对农作物的毒害。

    5、喷施生长调节剂。根据作物的需要,选用叶绿宝、多得、细胞分裂素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能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减轻药害造成的损失。

    6、及时增施肥料。作物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减弱,若及时补救氮、磷、钾肥或腐熟有机肥,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生长。如果是由酸性农药引起的,可在地里撒生石灰或草木灰,药害较重的还可用1%漂白粉液叶面喷施。对碱性农药引起的药害,可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无论何种性质的药害,叶面喷施0.1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0.3%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喷洒,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均可显著降低因药害造成的损失。

    7、中耕松土。结合施肥灌水进行中耕松土,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恢复能力。

    8、局部摘除。对因在瓜菜、果树局部涂药或灌药造成的药害,可摘除受害的果实、枝条、叶片等;如果主干和主枝上产生药害,还要结合用中和缓解剂或清水冲洗解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