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园林养护 > 园林设计

绿化设计中植物风格化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通过梳理园林植物意象表征身后的文化因素,探讨在绿化配置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选配如何与建筑、硬质景观等要素在文化、艺术、植物的动与静等层面上达到协调和统一。
  关键词 植物的人文艺术象征;植物景观的动静氛围;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 TU98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7-0085-01
  
  园林要素可归纳为建筑、山水(泉水)、花木,作为三要素之一的花草树木,是园林中真正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一部分,是除视觉外可以直接关联听觉及嗅觉的部分,尤其是其四季更替、生老枯荣的变化过程,最能引起人们产生共鸣,引发哀思。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于植物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地域适应性、季相变化以及高度色彩形态体量等几个方面,而这些正是植物与生俱来的生物特征。然而,除了这些生物特征之外,植物还具有其他的应用特征吗?通过具体的绿化设计实践,我们认为至少还可以从2个方面入手来配置绿化植物。
  
  1植物的人文、艺术象征
  
  1.1由来
  可以说园林艺术的产生有多长时间,对绿化植物的栽植与鉴赏就有多长时间;同时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历史沿革、文化艺术、传统习俗的传承积淀,对特定植物的喜好与鉴赏便融入到国家传统、民族性格当中,从而使单一的绿化植物被赋予了人文象征或成为特定的艺术符号,并最终与其所代表的特定的建筑、景观特色一起成为了某种特定符号或表征。
  日本民族对樱花的迷恋与崇拜,更进一步引为民族性格、价值取向的象征;西方传统中将玫瑰的火红与多刺,喻为爱情的象征,将水仙视作美男子等。由于在西方社会送花是比较通行的社交礼节,这种对单品种植物赋予特殊含义的习惯在西方文化中特别盛行,并赋予其一种特殊的称谓——“花语”,现今这种习俗已渐渐影响到中国的年轻一代。
  回到中国文化中来,由于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这样的例子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在传统民俗中,石榴的“多子”寓意、牡丹的“富贵”象征等,早已融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上升到文人士大夫的“雅文化”层面,各类植物更是具有了不同的“性格”,甚至“人格”。如屈原对香草的歌颂,孔夫子“宁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爱好,对昙花一现的咏叹,红豆生南国的相思,以及“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人格化的比喻,不一而论。
  因此,各种不同的植物,可以因为其身后的文化沉淀、欣赏习惯等特定内涵,表达特定的文化或艺术含义,并烘托特定的氛围和心理感受,最终达到特定的绿化设计效果。具体到绿化植物的配置上,西方园林往往色彩绚丽,更注重对植物个体本身生物特性的欣赏;而中国园林以及一脉相承的日式园林,则对色彩的运用较为含蓄,更注重植物所产生的意境美,以期寻找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与共鸣。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自信心的上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整理、实践与发扬也越来越重视。然而,相比于建筑、装饰等物质的文化要素,因其具有具体的形态元素可以很方便地加以提炼;抽象的植物“意境”等非物质的文化要素,则需要进行深入的继承与整理,才能吸收其精髓,灵活地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去。
  1.2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正是由于抽象的植物“意境”的存在,使植物具有了“风骨”,使得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通过选择特定的植物品种来烘托文化特征、表现艺术传统成为了可能。
  在某居住小区中,其建筑风格与布局均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因此,在绿化配置设计中,为配合其中式建筑的风格,在植物品种选配方面,我们充分运用了植物的“中国意象”,选择了芭蕉(雨打芭蕉的写意)、竹子(宁折不弯、有节、虚心的人格比喻)、兰花(清幽不俗的君子象征)等植物。当这些植物单独运用或放在西方园林当中时,它们所产生的氛围可以截然不同。然而,当其与中国建筑、中国园林结合起来时,这些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具有特殊意象、文化涵义的植物品种,便能将特定的中国韵味寓于植物造景中。从而既彰显了植物的“风骨”,又烘托了建筑、景观的中国元素,使得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植物“动”与“静”的不同属性
  
  植物本身是没有“动”、“静”之分的,但通过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元素的“过滤”后,不同的植物便能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梅、兰、竹等都能给人静谧、深沉、引人静赏的导向;而大王椰、蒲葵等棕榈科植物由于其原产地的气候特征,则往往代表着热情、奔放、使人兴奋的热带风情。
  在每个小区的功能分区中,必然会有动、静之分,这是由使用人群不同强度的活动所决定的。不仅是建筑、场地、景观需要考虑“动”与“静”这两种不同的功能定位,其实植物景观的配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动”与“静”的功能定位作进一步的明确与诠释。植物的空间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人们休闲活动的强度和类型进行限制与诱导的作用。因此,通过对植物“动”、“静”属性的认知,配合场地的需要,利用植物造景设计不同定位的功能分区,就能实现“动”与“静”不同空间氛围的营造,从而使景观设计意图的整体实现更为充分。
  例如在主入口与主要活动区等分区中,多选用棕榈科植物,通过疏朗挺拔的形态,形成开阔通透的活动空间,更有利于中高强度的休闲活动的展开。同时,由于这些植物的原产地在阳光灿烂、气候炎热的热带地区,也营造出了热情奔放、开朗活跃的植物空间氛围。而在住宅周边等分散绿地以及静坐休息区等位置,则多选择芭蕉、竹类等植物,通过细腻柔和的枝叶、形态,营造半开放半封闭的私密空间,供人们进行低强度的休闲活动。甚至可借由这些植物与自然气候条件所产生的雨声、风声的变化,来实现人们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3结语
  
  通过对植物风格化的认知,我们可以追寻到其身后的文化传统和价值;通过对植物动静氛围的探索,使得植物绿化配置能更贴切的反映功能分区的特点;通过对植物象征的运用实践,使得绿化设计在满足生态性、观赏性的要求之外,还能上升到文化性的高度。从而,使得植物景观与建筑景观、硬质景观等的联系不仅停留在空间形态、色彩、体量等方面,更是深入到文化、艺术以及心理感知等层面的契合。
  
  4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 周武忠.城市园林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 王意成,郭忠仁.景观植物百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