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超级丰富、全球最有价值的植物——菜木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作者:范仲先 日期:2008-05-01
菜木,系白花菜树,原产于印度北部和非洲,是多年生热带常绿乔木,又称为鼓槌树,鼓槌树全世界已知有16个品种,期中可供食用的品种称为菜木,共有以下3种:印度传统菜木、印度改良种菜木(印度T.N.农业大学的改良种,早生且具高豆荚产量)和非洲菜木(原只产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亚西南部)。菜木树龄约可达20年,树高可达7~12米(但可修剪成1~1.5米,以利家用式盆栽),树干直径可达20~40厘米,木质较脆,树皮为软木质,根有辛辣味,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小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卵形,无毛。菜木栽后第2年即可采叶食用。花为圆锥形花序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状或杯状,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花瓣有五,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菜木从栽后第3年起每年都可采嫩果荚食用。果荚长20~60厘米,每荚含种子12~35粒,表面有纵型条纹,呈束状垂下。每树每年可生产15000~25000粒种子。树干直立,达到1.5~2米时才开始萌生主枝,主枝的延伸并无一定的规律,树形像一把伞,十分优美。种子为褐色,百粒重30~50克,粒形大于大豆,粒内有空腔,外有3个纸质白翼,3片裂,可榨油,含油约30%,每亩每年可生产菜木油300~400公斤左右。菜木广泛种植在亚洲、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土壤条件和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最初认为菜木生长在热带年降雨量250~15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发现在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的热带湿润环境也能适应良好。菜木能适应砂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中也能生长.菜木喜光照,主根很长,因此能耐长期干旱。它能耐高温,也能耐轻微霜冻。严寒可能使菜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严寒过后,新芽仍可重新萌发长成植株。菜木通过种子或扦插繁殖,生长极快。菜木的种子和叶子中含有超级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发达国家素食者的理想食物,也是贫穷地区妇女、儿童的天然营养库。叶果所含的钙是牛奶的4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生素C是柑橘的7倍、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4倍、钾是香蕉的3倍、蛋白质是牛奶的3倍,此外还有11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真可谓天造地设!菜木的嫩叶味道同菠菜;嫩果荚形似豌豆,味道同芦笋;干豆子的味道、加工和食用方法同花生;花富含钾、钙,可单独炒食,也可干制后与其他食物混合食用;菜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可与橄榄油媲美,且长久贮存也不易腐败,是重要的植物油和燃料。菜木能净化饮用水、增强免疫力、活化细胞、强化性能力、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艾滋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贫血症、癌症及抑郁、痛风、痛经、便秘、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据资料,维生素E的含量,100克印度传统菜木的新鲜叶片中约为9毫克,干燥叶片中约为16.2毫克.经计算,只要3汤匙(约25克)的菜木叶干粉就含有幼儿每日所需270%的维生素A、42%的蛋白质、125%的钙、70%的铁及22%的维生素C。对怀孕和哺乳中的女性而言,菜木叶片和豆荚也可帮助本人及胎儿或婴儿维持健康,供给大量的铁质、蛋白质、铜、硫和维生素B。不过,由于菜木本身含有植物碱,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应酌量食用,避免中毒。
印度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菜木,嫩叶可作蔬菜食用,可作汤或沙拉;嫩果荚也可食用,干种子可打成粉末作调味料;幼苗的根干燥后也可打成粉末作调味料,有辣味;花在略微变白之后也可加入沙拉中食用。1997年,美国基督教世界救济会开始与塞内加尔组织合作推动一项计划,他们将菜木加入当地人民的饮食中,用以对抗营养失调及预防疾病,有显著的成果。菜木这种耐干旱的速生树木也因此被称为“奇迹之树”,并广为人们所熟知。在丰衣足食的地区或许无营养不良的情况,但对各种文明病的预防,及因追求健康而逐渐重视素食的环境,菜木均可在不同层次提供帮助。
目前国内菜木嫩叶市场价每公斤20元,菜木叶粉、豆粉及菜木油的价位更是奇高,各地有识之士都在抢抓菜木产业的暴富先机,大投入大开发。
菜木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适应条件1.育苗用菜木种子苗床育苗,播种前应先用温开水浸种12小时。一般播种后7~8天出苗,出苗后一个月即可长到10厘米高。播种育苗成功的关键是苗床温度的调控,温度很重要。2、气候菜木所需年雨量约250~3000毫米左右,气温15℃以上即可生长,最佳气温约25~35℃,在阴凉处它可耐48℃高温,但冬天生长较缓慢,5℃以下不能正常生长,同时应避免霜害。3、土壤菜木可在各种土壤中生存,对于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PH4.8~8.5广为适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佳,园地应挖畦沟,避免淹水,太潮湿及排水不良的土壤容易造成根部腐败,进而造成植株枯黄甚至死亡。
二、品种选用3个菜木品种,即是印度传统菜木、印度改良种菜木和非洲菜木(别名高丽菜树),都来自控管严格的优良菜木农场。
三、灌溉菜木并不需要太多的水份,在幼苗时期只要保持适当湿度即可,太湿或排水不良会伤害树苗,干旱季节适当灌溉有利于生产。
四、整理菜木栽种时应立支柱以免被风吹倒,造成根部受伤。幼苗期不修剪,栽种当年将会长到4米高(树干直径可达3厘米),如一直不修剪将会笔直长到10~12米高。一般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采收,通常将植株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分枝上新长出的嫩芽长到60厘米时,摘除30厘米,摘下的嫩叶可食用,较老叶片干燥后可磨成粉末食用,每年可将老株修剪到1米以下高度,修剪后再重新施肥有利于长出新枝,以利次年开花。华南地区台风大而多,从8~9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份,菜木密植化,密度从200株/亩提高到500株/亩,并严格控制株高,矮化到1.5米,以增强抗风能力。华中地区夏天很热,冬天也不太冷,菜木不在温棚内栽培也行,只要把叶片与嫩枝修剪掉就可越冬,待到开春气温回升后,再萌发新枝叶。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菜木在温棚内栽培,叶片长得极快,每10天即可采收1次,叶片的产量比华南地区露地栽培的还要高,在留着叶片不采收的3年生树上也能收获产量较低的种子。
五、施肥菜木一般不刻意施肥也可成长,但在印度一些地方,进入雨季后,在植株四周挖掘10厘米深的施肥沟,埋入有机肥或草木灰,这样可提高产量。
六、病虫害菜木对于各种病虫害有极强抵抗力,仅发现纹白蝶、毛毛虫及红蜘蛛会轻微危害植株,并不严重,其它应防治白粉病。由于菜木生命力极强,如有病虫害而不想施药,可剪除所有的枝叶,约经15天左右就可再长出健康的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