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园林养护 > 园林设计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改进措施


  徐芳芳 罗 群 徐维杰 
  日前,随着湿地公园、园林水景的快速发展,水生植物作为一种既有景观效果又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材料,在生态园林的应用和景观水体的保护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物质,对富营养化水体起到净化作用,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自然美景。
  
  1 水生植物概述
  
  全世界水生植物计有87科168属1022种,中国水生维管束植物计有61科145属400余种及变种,适宜北方生长的约有35科80余属180余种,具园林观赏价值的有31科42属115种,广泛分布在海拔350m以下不同纬度的水域中。
  根据水生植物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国内外各有不同分类方式,国外的分类方法把水生植物分为以下4类:①浅水植物:生长于浅水或池塘、溪流周围潮湿的土壤里;②沉水植物:生于水面以下,由于它们在水下可以释放氧气,因而又叫做“生氧植物”;③浮水植物:自由浮于水面生长,可通过竞争营养、荫蔽水面,从而降低水温、减少光照投射量而抑制藻类生长;④浮叶植物:此类植物的根扎于池底,叶浮于水面。
  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把水生植物分为以下4类:①挺水植物:根生长于泥土中,茎叶挺出水面,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花色艳丽,花开时离开水面。②浮叶植物:也称浮水植物,根生于泥土中,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水面或略高于水面,开放时近水面。③漂浮植物:根生于泥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可随水漂移,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以观叶为主。④沉水植物:整个植株沉入水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叶多为狭长或丝状,以观叶为主。
  
  2 水生植物的应用价值
  
  2.1 景观价值
  水生植物景观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不仅可以观叶、品姿、赏花,还能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另外,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大片的香蒲、慈姑、水葱、浮萍,能使水景野趣盎然。庭园小池植荷造景,如苏州拙政园、无锡寄畅园、北京谐趣园、濠濮涧等,都是利用小水面植荷的代表作。承德避暑山庄的景点中以水生植物命名的景点就有“曲水荷香”、“观莲所”、“采菱渡”、“萍香泮”,另外还有多处景点以水生植物景观为主,如圆明园中也有“濂溪乐处”、“天然图画”等。另外观赏型水生植物专类园在不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环境进行美化设计,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园林艺术风格,构成水天一色、四季分明、静中有动、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观外貌。如武汉东湖的“荷花中心”、广东三水的“荷花世界”、深圳的“洪湖公园”等。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应用于宽阔的庭园中,也可以种植于盆迟之中。用小巧玲珑的盆,布置适宜的盆架,水生植物与环境中的绘画雕刻工艺艺术作品搭配,可形成自然美与人工美溶合的艺术境界。
  2.2 生态价值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园林学家就注意到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中的作用,并开始巧妙地应用于园林以治理污水。近30年来,我国对东湖、巢湖、滇池、太湖、洪湖、白洋淀等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和人工湿地生态恢复的大量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它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表现,人工湿地景观已成为城市中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
  2.3 景观设计
  水生植物造景最好以自然水体为载体或与自然水体相连,流动的水体有利于水质更新,减少藻类繁殖,加快净化,但不宜在人工湖、人工河等不流动的水体中做大量布置。种植时宜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设置深水、中水、浅水栽植区,分别种植不同植物。
  
  3 水生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应用的水生植物种类缺乏
  从水生植物应用的历史、古代文人的诗句和中国各个园林水景中的水生植物应用现状来看,应用于园林绿地中的水生植物种类还十分有限,大多局限为荷花、睡莲、浮萍、千屈菜、鸢尾、金鱼藻、菖蒲等常见的水生植物,这只是中国已知水生植物的极少部分。而且野生的水生植物资源还未全面有效的利用。
  3.2 运用形式单调和缺乏运用水生植物的意识
  现如今提倡的建设园林生态型城市,人们主要是将眼光放在城市绿地的建设,忽略了城市中水体的绿化美化。且传统的水体绿化形式较为单一,水生植物应用于水景中的形式也很单一,多为堤岸边垂柳映水,池中荷花映月,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护堤的“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景观,且多数为一些挺水水生植物,而沉水植物则很少应用,局部区域品种较为单一,人工痕迹较重。部分区域在栽植时品种较为集中,形成了一段区域一个品种的现象,难以形成类似自然的水陆交接带;或是水生植物点缀于喷泉、雕塑周围等形式,不能给观赏者提供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观。
  3.3 水生植物的管理粗放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水生植物一般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栽培粗放、管理省工、容易形成自然的植物群落。从而导致目前对水生植物的管理较为粗放,没有像对陆生植物的管理一样精细,对水生植物基本没有进行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从而导致水生植物的生长不够健壮,景观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水生植物的广泛应用,给园林带来了一些新的病虫害,如茭白的稻飞虱、枯萎病、锈病,慈姑黑粉病等,在园林栽培上,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相对滞后。
  
  3.4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弱化
  在水景设计中,因为过多地考虑园林美学的要求,忽略了生态要求,从而净化功能好的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在水景中应用较少。从美学的观点来看,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确实无趣,然而它们正是池塘生态环境的动力,漂浮植物能遮蔽光线、减少藻类活动,沉水植物则能消耗水中多余的养分,使藻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仅使用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所建立的湖泊生态系统是非良性循环的,会造成水中低等澡类植物在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中迅速繁殖,原有的水生植物不能忍受而灭亡,使草质湖变成藻质湖,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4 改进措施
  
  4.1 增加水生植物种类
  要丰富水景内容,必须增加水景中的植物种类,大胆选择野生水生植物资源,或引种国内外优良的水生植物品种,如猪笼草、水蕹、宽叶血心兰等。野生资源成本低廉,不但可以改变水体的单调,增加景观的野趣,而且其成活率高,繁殖能力强。随着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使许多野生动物也得以栖居、繁衍。同时也可通过各种育种方法培育新的水生植物品种,来丰富水生植物景观。
  4.2 丰富水生植物的运用形式
  在植物造景中常常追求春花秋叶、夏荫冬枝,在水景中应注意季节变换而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要有一定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将水生植物通过水面大小宽窄、

[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