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兜兰属植物繁殖难题被攻破

    在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龙春林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组经过多年研究,日前成功破解了兜兰属植物繁殖技术难题。
  兜兰属植物花形奇特、色彩艳丽,在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18种兜兰属植物中有5种被列为极危种,12种被列为濒危种,因此兜兰属植物有“植物熊猫”之称。中国是兜兰属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因过度采挖,一些种类已濒临灭绝。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使兰花赖以生长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研究助理龙波2005年在龙春林研究员的指导之下进行兜兰属植物研究。她说:“兜兰属植物茎极短,又靠近土壤生长,切取外植体十分困难,极易受菌类污染,因此是组培最难的兰科植物之一,只有少数种具有根状茎,便于采芽进行茎尖培养。在自然生境条件好的状况下,一般兜兰属植物需要3至4年开完花后再长新芽。”
  据介绍,龙春林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组通过对兜兰属植物的离体繁殖、组织培养、离体保存、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从不同蒴果成熟度、培养基无机盐浓度和有机添加物、激素浓度等方面,对20种兜兰属植物进行离体繁殖技术的研究,找到了最佳的繁殖途径,成功破解了兜兰属植物技术难题。该研究成果大大缩短其自然生长周期,在有性繁殖方面,依靠离体培养的种子繁殖,一年内可以得到几千株幼苗,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缓解野生居群的压力,从而达到保护兜兰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龙波说:“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让其提前开花,而是让它们多发苗。以杏黄兜兰的芽增殖为例,1株苗的年繁殖数可达16株,而长瓣兜兰可达256株。目前该课题组已成功繁殖了波瓣兜兰、杏黄兜兰、密毛兜兰、紫毛兜兰、麻栗坡兜兰、巨瓣兜兰等20个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