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农林果 > 病害防治

稀唑醇用于玉米拌种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

承德市各级植保部门推广使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进行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然而,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在使用技术上要求较高,有些农民拌种时不严格按技术操作,或随意增加药量、或重复拌种、或催芽后拌种致使药害频发,并造成了一定的产量损失。针对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产生药害原因进行了调查且提出使用方法分析并提出使用方法。
一、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增加用药量: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种子的发芽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在按种子重量0.1-0.2%的用量下,处理过的种子较未处理的种子晚出土2-4天,基本不会影响玉米的后期生长。如果用药量超过种子重量的0.2%,就会产生药害,并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药害加重,出苗率越低。
2、注意低温和墒情的影响:经过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的玉米种子较未经处理的种子出苗慢,在遇较低的地温及较差的墒情延长种子出土时,加上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对种子的抑制作用,造成长时间不能出土。滦平县大屯乡东院村发生药害的13.34hm2地块,播种时间较正常播种时间提前了12-15天,较低的地温加上 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抑制玉米发芽的作用,使种子长时间不能出土,发生霉变。经过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的玉米种子对土壤墒情的敏感度较未经处理的种子要高。围场县腰栈乡三和义村在产生药害的地块中,同在一块地西侧相邻水浇菜地,因墒情较好,出苗率为49%,距离水浇菜地越远出苗率越低。
3、注意种子包衣后再拌种易产生药害: 使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玉米种子必须是未经包衣的种子,或者经过包衣的种子不含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如果已经含有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再经处理会导致过量使用,容易产生药害。
4 、经过催芽的种子不能用药: 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使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时,易烧芽产生药害,使其不能出土。隆化县步古沟镇柳营村,经过催芽后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受药害面积有1.34hm2。
二、使用方法:
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及植保部门的指导使用:据了解,农民在施用农药过程中有擅自加大用量的习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也就导致了药害的产生,尤其是对用量要求极严格的种衣剂更易产生药害,如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在指导农民用药时一定要控制在种子重量的0.2%以下。
2、适时播种,掌握好播种深度 :有些农民习惯提前播种,并且播种较深,播种过早或过深会延长种子出土时间易产生药害。为避免药害产生,在播种时,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要适时播种,并且掌握好播种深度。
3、明确拌种条件 :如果要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一定要选用未经包衣,或经过包衣已含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剂和催芽的种子,万不可再进行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
4、适时掌握用药量: 在使用上要根据气候条件灵活掌握用药量,如地温较高墒情较好,则选择正常用药量的高值,反之则适当减少用量。芽势强的种子选择正常用药量的高值,芽势弱的种子适当减少用量或不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