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家庭养花 > 土壤肥料

“解剖”土壤的群体


  “土壤很复杂,有固体,有水,有孔,有空气,上面还长有植物。譬如农田土壤与作物形成的这个系统,物质在其中运转。我们做的工作就是用方程来表达这一系统中物质的运转过程,即定量模型化。这是一个很基础的工作,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说这段话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过程模型与应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李保国教授。
  7月10日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进入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保国教授的办公室,虽然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一些,李保国教授仍然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初次见面,温和、平易近人是李保国教授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短暂的寒暄之后,我们就进入了解他的团队的过程中。
  
  土壤学科的精英团队
  
  土壤学科是我国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中国农业大学的土壤学科历史悠久,是我国1988年在各高校土壤学科中惟一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其早期学科带头人李连捷教授是我国土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李保国率领的“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过程模型与应用”创新团队以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国家需求,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在土壤过程、土壤一作物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的理论方面进行开拓创新性研究。
  “这个队伍是一个开放的队伍,有来的有去的,到现在形成了15个人左右的团队。”李保国告诉记者。
  李保国,学术带头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2年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的“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成果获国家教委一等奖;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997年获北京第11届“五四”奖章;2001年获第7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首届中国土壤学会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完成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区域水盐运动测报应用”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提高作物抗逆和水份、养分利用效率调控途径的研究”;主持国家“863”课题“农业信息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个科研项目。
  
  石元春,学术指导,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的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项目于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曾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和王丹萍科学奖。
  龚元石,研究骨干,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博士。1997年获北京土壤学会青年科技论文一等奖;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曾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863”课题“高效农艺节水关键技术与新产品”等多个科研项目。
  郝晋珉,研究骨干,教授,曾在以色列作访问学者。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国家攻关项目“黄淮海平原高产区优质高效农业结构模式与技术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
  左强,研究骨干,教授,曾在埃及开罗农业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1998年获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励基金。曾主持科技部中以国际合作项目“非饱和带的盐渍化与污染及其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等多个科研项目。
  任理,研究骨干,教授,曾在荷兰瓦赫宁恩大学做访问研究。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2006年获中国农业大学10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阿特拉津在土壤中运移与转化规律的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
  黄元仿,研究骨干,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科学中心主任。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粮食与土地资源学院做访问研究。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2003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行性病毒在水土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及运移过程的模拟”等多个科研项目。
  郭焱,研究骨干,教授,2001年至2004年曾分别在澳大利亚、法国作访问学者。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主持国家“863”课题“农林植物生长模型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
  任图生,研究骨干,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1997至1998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做博士后,2004年被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为特聘教授,《美国土壤学会会刊》(SSSAJ)副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与土壤热物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
  除了上述7位研究骨干外,团队中还有其他6位在土壤学科里卓有建树的成员,分别是张宝贵、林启美、胡克林、刘刚、孙丹峰和毛萌。
  目前创新团队的成员中有4位分别在德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获得博士学位,其他绝大多数都有在国外做访问研究的经历。
  “我们想搞成‘八国联军’,但是没有搞齐。”说到这里,李保国爽朗地笑了。
  在最近进行的学科评估中,李保国率领的团队所在的学科又在全国排名第一。
  
  从“八大金刚”到创新团队
  
  作为学术带头人,李保国1990年从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北京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了当时的北京农大土地资源系。作为当时学校土壤学科年龄最小的青年骨干,在石元春教授的鼎力支持下,李保国承担起了土壤学科的研究重任,并一直坚守在这个阵地上。
  “我是1992年破格提的副教授,1994年年底破格提的教授,从所有的‘破格’中可以看得出来,当时人才是极其缺乏的。”李保国说。但是学科和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人,“有人之后其他的硬件条件才能建设。‘李保国十分清楚’学科的好坏关键看有没有团队的支撑。”
  从1992年开始,有一批到国外留学的博士毕业后陆陆续续来到了李保国所在的土地资源系。为了留住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李保国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这可能是我们留人的关键。”李保国说。
  为了使人才能够马上开展工作,李保国会尽量满足人才对工作条件的要求。“1994年的时候,计算机的价格很高,要1万多元一台,而当时一年可以得到的经费也就是10万元。为了保证回国人员的工作条件与国外不相差太多,我为他们配备计算机,过了几年又为他们配备上网条件。”李保国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1993年,在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宝贵回来了。
  1995年,在全世界农业研究最有名的英国洛桑实验站从事研究的林启美回来了。
  ……

[2] [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