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植物科学 > 植物学家

吴征镒——中国植物“活字典”


  2008年1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鲜花似锦、灯火辉煌。此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闵恩泽和吴征镒二位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吴征镒,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位一生与草木打交道的科学家,在92岁高龄之际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潜心植物学研究70年,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
  吴征镒1916年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书香家庭。小时候,他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的大花园里玩耍,被园中各种各样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所深深吸引。花园里有一片竹林,每当春天雨后,他就在竹林里看春笋,从刚露尖头到拔节放箨簌簌有声,也就半天的工夫,便长得和他一样高了,这让年幼的吴征镒感到十分惊奇。
  上初中时,吴征镒最喜欢自然课。生物老师讲第一堂课时,拿着一种紫红色的小花,教他们认识什么是花的茎和花瓣、花蕊等,由此他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上高中时,生物老师为鼓励吴征镒喜爱植物的热情,专门为他采集的标本举办了一个展览。
  1933年,17岁的吴征镒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正式开始了他的植物学生涯。
  抗战开始后,吴征镒随校南迁至昆明,之后长期在西南联大任助教。这期间,他根据所能收集到的模式标本照片、植物学文献,写了近3万张植物卡片。
  1958年,吴征镒怀着对云南这个“植物王国”的向往和热爱,举家从北京迁至昆明。从此,他扎根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开始了“立志立题、殚精竭虑、上下求索”的科研生涯。
  在中国植物学家中,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新种和新属)达1766个。他的学术生涯也被认为是现代植物学在中国本土化和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历时45年编纂完成的鸿篇巨制《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三分之二卷册是吴征镒1987年担任主编后最终完成的。
  学术界普遍公认,吴征镒对中国植物学界的贡献有3个方面:一是基本摸清了中国植物的家底;二是阐述了中国植物的来龙去脉;三是回答了中国植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理论问题并用于指导实践。即使是植物学的门外汉,单想想我国的基本国情——地大物博,就足以掂出这3大贡献的分量了。
  
  中国植物到底有多少种?80卷126册的《中国植物志》给出了明确答案:301科,3409属,31155种植物。《中国植物志》的编撰是高等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性科学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已出版的植物志中种类最多的一部。吴征镒于1938年至1947年间,经过野外考察、模式标本照片和对文献的比较研究,所完成的一套3万多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成为《中国植物志》编著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此外,他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其英文和修订版《FloraofChina》的出版在国际植物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大提高了我国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关于中国植物的来龙去脉问题。吴征镒通过对中国种子植物已知约3300属的分布格局的研究,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变型,结合大陆漂移学说,在进化的背景下,分析了每种分布区类型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历史渊源,揭示了中国植物的分布规律和中国植物在世界植物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首次提出:“在中国植物区系和东南亚植物,特别是印度支那半岛植物区系之间,有较长的和更相似的历史背景,在北纬20°~40°之间的中国西部、西南部和印度支那地区,最富于特有的古老科属。这些从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传下来的成分,可能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核心,而这一地区正是这一区系的摇篮,也许甚至是北美和欧洲植物区系的发源地。”后来,许多研究不断证明了吴征镒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吴征镒还首次提出了世界种子植物科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案,将其划分为18个大的分布区类型。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对植物分布现象和规律最为全面和完整的分析,显示了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派的研究特色。1956年,吴征镒和钱崇澍、陈昌笃在区系分析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中国植被分区”理论,成为后来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农林区划和国土整治的重要科学基础。
  研究植物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但保护和利用却又是一对很容易矛盾的概念。为此,吴征镒在科研实践中,突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科学理念。1956年吴征镒便极具前瞻性、战略性地向国家提出在云南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95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我国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吴征镒从1979年开始陆续发表的《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等多篇论文,进一步丰富了上述学术思想。他把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和发生成分联系起来,把连续分布和间继分布视为一个统一体,其见解之新颖,再一次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学界的重视。
  由于吴征镒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1955年他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7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75年起,吴征镒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之后又担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1977年起,连续当选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又光荣地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9年8月,吴征镒以对中国生物科学发展的深谋远虑,给时任总理朱基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建议:“十分有必要尽快建立云南野生种质资源库,对其中有近期开发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背景的分析研究,提取DNA进行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该设想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现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已在昆明兴建,并于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该库的建立,使我国生物研究在世界占有了重要一席,为我国的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006年,已界90岁高龄的吴征镒又率领弟子,开始着手研究整理我国清代著名的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及其《长编》,开启了我国植物考据学研究的新篇章。
   博闻强记、博古通今,脑子里记得很多文献的出处,助手每每查阅,往往一丝不差
  “他的记忆力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去西宁,一个年轻人采了一大捧植物标本来请教。吴先生有个习惯,凡是有人来请他定学名,都是来者不拒。结果那天他给那些标本写拉丁文名、中文名,整整忙了两个多小时之久。”昆明植物所原所长周俊院士说,“我们问吴老你的记忆力怎么这么好,他却说博闻强记不足挂齿。”
  即使是在80多岁高龄的时候,以吴征镒本人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和著作,都是由他亲自执笔,丝毫不含糊。而论著的编辑和梳理工作,一般则由他的学生承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是吴征镒培养的第一批博士之一,他对老师自是钦佩有加:“吴老师的字非常小,他的一页字的容量往往能顶我们三四页的容量。我们编辑的时候,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吴先生,随便一个植物名词的索引书名、作者、年代,他都会记得非常清楚、准确。包括大多数植物的拉丁名字,吴志师都能很轻松地写出来。”
  

[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