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植物科学 > 植物学家

吴征镒:中国植物“活字典”


  “我觉得得这个奖我很惶恐。我没有尽我最大的努力,因为眼睛、腿脚限制。我的工作大家协力做的居多。我今天能够获得国家如此大奖,我觉得我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面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带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去。”
  ——吴征镒
  
  2008年1月8日,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患有严重眼疾、耳背、腿脚不便……九十二岁的吴征镒因身体原因,几乎已经足不出户。获奖后,淡泊名利的他婉拒了很多媒体的采访。
  吴征镒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在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七十年生涯中,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吴征镒用科研成果告诉我们,中国的高等植物到底有多少种;正是这位可敬的植物学家与同仁的努力,改变了中国植物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中,他为了弄清中国种子植物组成的来龙去脉,揭示了中国植物的分布规律及其在世界植物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他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发起了在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倡议;他被同行称为“植物电脑”;他六十岁时两次进西藏考察,八十岁时还到台湾考察植物。如今,九十二岁的他仍在承担着《中华大典·生物典》的编撰工作。
  1955年,他是最年轻的学部委员;现在,他是最年长的中科院院士。
  
  
  按图索“草”看图识“树”
  
  “出生于九江、长于扬州、成人于北京、立业于昆明”,时空变迁,不变的是吴征镒对一草一木的那份钟爱。
  吴征镒对植物的痴迷,始于儿时家中的后花园。
  1916年,吴征镒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小时候,他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的大花园内玩耍,当时便被园中各种各样他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深深地吸引住了。进花园门右拐,就是一片孟宗竹林,每到春天雨后,他就在竹林里看春笋,从刚露尖头到拔节放箨簌簌有声,也就半天的工夫,已经长得和他一样高了,这让他感到很惊奇。
  吴征镒的小学读的是家塾,那时他对四书五经均已熟读。读书让他大开眼界,他觉得书里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更远、更好。
  上初中时,吴征镒最喜欢的是自然课。生物老师讲第一堂课时,拿着一种紫红色的小花,教他们认知其茎、花瓣和花蕊等,由此他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从孩提到少年的十几年间,吴征镒读的是清代吴其浚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日本的一些普及植物知识的图鉴,他采取了“看图识物”的办法,采集了一百多份标本,采取按图索“草”、看图识“树”的办法认识植物。
  上高中时,他的生物教员为了鼓励他热爱植物的热情,专门为他采集的标本办了一个展览。1933年,十七岁的吴征镒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正式开始了他的植物学的生涯。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随校南迁至昆明,之后长期在西南联大任助教。这期间,他根据所能搜集到的标本照片、植物学文献,写成近三万张植物卡片。
  1958年,吴征镒怀着对云南这个“植物王国”的向往和热爱,又举家从北京迁至昆明,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中科院领导的首肯。从此,吴征镒扎根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开始了“立志立题、殚精竭虑、上下求索”的科研生涯。
  当时,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这一做法,有人认为他可以走另外一条仕进之途,因为他是经历过学生运动的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任北京市军管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担任过中科院机关党支部首任书记,后又一直担任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管理职务。但是,吴征镒选择的仍然是他从年轻时代就选定了的专业科研之路,他专注热望的依然是植物学。
  
  
  一生与草木结缘
  
  吴征镒一生与草木结缘,在中国植物学家中,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新种和新属)达一千七百多个。他的学术生涯也被认为是现代植物学在中国本土化和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吴征镒院士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是一位对中国,同时也对全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泛而深入认识的真正的学者。
  历时四十五年编纂完成的鸿篇巨制《中国植物志》八十卷一百二十六册,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卷册是由吴征镒1987年担任主编后最终完成的。
  学术界曾普遍公认,吴征镒对中国植物学界的贡献有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摸清了中国植物的家底;二是阐述了中国植物的来龙去脉;三是回答了中国植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理论问题并用于指导实践。即使是植物学的门外汉,也可以掂出这三大贡献的分量了。
  研究植物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却又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吴征镒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突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科学理念。1956年,吴征镒便向国家提出在云南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两千多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983年至1988年,吴征镒组织了三个研究所的力量集体编著出版了《新华本草纲要》(上、中、下册),按近代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科排列中草药,每个重要科前均有总论,叙述和讨论全科药用植物种类、成分、疗效及三者的相互关系,该专著获199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吴征镒从1979年开始陆续发表的《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等多篇论文,进一步丰富了上述学术思想。他把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和发生成分联系起来,把连续分布和间继分布视为一个统一体,其见解之新颖,再一次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学界的重视。
  1983年,吴征镒发表了题为《太平洋洲际间断分布的意义》(英文)的重要论文,并与王荷生合作完成了《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册),深入地论证和阐述了自己的学术创见。他认为,中生代以前的世界还是一块完整的大陆,以后古地中海海底扩张,大陆分成了两部分,即古南大陆和古北大陆。地壳造山运动将位于古北大陆的云南和西藏抬起,形成现在的滇藏高原。因此,中国植物区系中有三大成分,即古南大陆区系、古北大陆区系和古地中海区系。而中国西南部是这些区系成分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
  其后,吴征镒又把地理成分和发生成分的研究联系起来,对青藏高原地区历次考察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充实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他认为:“以云南为主的我国西南地区,可能是古北大陆、古南大陆和古地中海三大区系的交会点。青藏高原植物区系虽具有过渡于泛北极、印度马来、东亚三者之间的性质,但有其独立发展的较年轻的历史和相当数量的特征属种,这是在高原强烈隆起、植物寒旱化过程中发生的。”
  这些论点让植物地理成分和区系发生成分珠联璧合,从植物分类——植物地理——植物资源学的结合点上,创立了一整套新研究体系。这一工作为国内外植物学界所瞩目,对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橡胶曾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封锁禁运的重点物资。根据国家需求,受周恩来总理的重托,吴征镒多次率队深入云南南部实地考察,和罗宗洛、李庆逵院士等一起,从植物地理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等角度解决了我国大面积种植橡胶的技术问题,为在北回归线以北山地开辟橡胶宜林区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为满足当时国家的战略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海南和西双版纳已经成为我国的橡胶基地并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吴征镒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同事和身边的学生、助手都形容他博闻强记、博古通今。编《中国植物志》时,他脑子里记得文献的出处,在手稿里写个人名注上年代,助手去查对应文献时,往往一丝不差。
  

[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