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植物科学 > 植物植被

二十八、退化天然草地植被改良技术

    1.技术简介
    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地4亿公顷,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及南方草山草坡等。近年来,由于盲目开垦、过度放牧及其他掠夺性经营行为,80%以上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天然草地植被的改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指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国内习称治标改良和治本改良,前者是指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通过浅耕翻、补播、施肥、节水灌溉及鼠虫害防治等措施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而后者则是在彻底清除原有植被的情况下,通过耕翻、植上等技术措施重建新的植被。该项技术与放牧系统优化技术组装配套使用,可使单位面积产草量提高l~5倍,牧草品质和家畜生产性能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畜牧业生产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有:退化天然草地植被的恢复技术、重建技术以及放牧系统优化技术,上述技术可因地制宜分别使用,也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配套使用。根据目前国内技术水平,退化草地改良后干草产量可达2500~6000千克/公顷,载畜量达到每公顷2~5个羊单位,牧草粗蛋白含量达到14%以上,草地植被覆盖度50%以上,草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态势得到遏制。
    2.操作规程
    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技术要点:首先要进行植被、土壤状况调查,查清草地植被退化原因及机理。其二要根据草地退化状况确定具体的改良措施,浅耕翻深度不超过20厘米,最好在生长季以隔带方式进行;补播应尽量选择植被中原有的一些优良牧草,以避免因竞争而导致补播失败;施肥应以氮、磷肥或复合肥为主,亩施肥量20~30千克为宜;草原地区水源缺乏,宜发展各种方式的节水灌溉,如喷灌、滴灌或适时灌溉,灌水定额300~500毫米;鼠虫害防治目前以化学方法为主,逐步走向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初期的利用和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植被恢复的成功与否。技术适用范围是在草地退化不太严重的情况下,依靠植被本身的恢复潜势可以达到退化草地的改良目的。
    退化天然草地植被重建技术操作要点:首先要进行播种前的地面处理,通过耕翻耙等机械措施,平整地面、清除杂物,废矿地或石质地应采取植上办法,目的是为牧草种子萌发出苗创造良好的苗床;其次要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比较适合我国草原区种植的牧草有羊草、披碱草、老芒麦、无芒雀麦、冰草、碱茅、紫羊茅、燕麦、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胡枝子等;第三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及方式,最好采取豆科十禾本科混播方式,播种时期直选在春季或雨水充沛的夏季;第四要特别注意苗期的杂草防除,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施肥或灌溉。该项技术适宜于严重退化的天然草地。
    超载过牧及落后的放牧技术是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而退化草地放牧系统优化技术应用是促使我国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畜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该项技术的操作要点是严格根据草地植被状况确定适宜的载畜量,早春植被返青期后和秋季枯黄期前1个月内要严格禁牧;要建立以家庭牧场为单位的划区轮牧体系,配合退化草地改良和人工饲草料基地建立,发展半舍饲、舍饲畜牧业,逐渐摆脱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优化畜群结构,并利用草地资源优势,发展季节畜牧业,减缓草畜矛盾,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该项技术适宜于我国所有草原牧区。若与上述2项技术配套使用,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3.注意事项
    草地退化原因复杂,改良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在查清草地的退化原因和机理、分析本地条件和植被状况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改良措施;草地改良初期,需要适当保护,禁止放牧,待植被生长进入相对稳定期后方可利用;草地改良应与一些工程措施相结合,修筑必要的排灌水工程,建立刺丝、光电及生物围栏;要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特别注意苗期的杂草防除和病虫害防治,同时要在对土壤肥力诊断基础上进行科学施肥和灌溉。
    联系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联系单位: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技术推广处
    邮政编码:100026
    联系电话:010——641946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