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第十届新世纪北京生态论坛——京津冀一体化会议通知

        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各领域讨论的热点,而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客观认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科学决策其措施途径,是当前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区域环保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对于扎实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生态学学会联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单位以“京津冀生态一体化”为主题,共同举办第十届新世纪北京生态论坛,围绕主题向公众介绍京津冀的生态环境。
一、 会议时间:2015 年5 月8 日
二、 会议地点:北京林业大学
三、 会议报告:

1、京津冀生态红线划定关键区域确定——高吉喜
报告人简介:高吉喜,男,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曾担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为中
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批创新基地最早聘任的两位首席专家之一。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工作,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
支撑项目以及973、社会公益性、基础平台等项目。
报告内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协调三地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也面临城镇快速化发展、资源利用超限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构建京津冀生态安全格局,须划定生态红线,协调三地国土空间有序开发。本文
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潜在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在后续发展中需采取的对策。

2、京津冀大气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王跃思
报告人简介:王跃思,男,1961 年生于北京,理学博士,大气化学专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际大气圈研究杂志Atmospheric Research 副主编。主要从事大气化学与环境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50 篇,创建实验观测技术系统获国家专利16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研究团队2010 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先进
集体”,2015 年又获“首都环境保护奖-集体奖”。
报告内容:北京及京津冀区域重霾污染形成的天气类型、气象条件、大气边界层结构演变和污染物组成及来源解析;大气污染干湿沉降的测算方法及其可能的生态效应。

3、京津冀生态系统格局演变与保护——欧阳志云
报告人简介:欧阳志云,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规划与生态评价、城市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60 多篇,其中,SCI 源杂志论文100 多篇,出版专著10 余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报告内容:京津冀是我国三大核心城市群之一,是我国重要经济发展引擎,但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河流断流、湿地萎缩、地面沉降,水土流失严重等已成为威胁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报告将揭示京津冀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城市、荒漠等生态系统格局及其演变,分析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特征,探讨构
建京津冀生态安全格局的对策。


报名方法:有意者请在http://app.askform.cn/2265100001.aspx (报名截止日期:2015 年5 月6 日)。


北京生态学学会
2015 年4 月17 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