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综合新闻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就在我们身边

近日,记者从仙湖植物园获悉,据历次深圳野生植物调查统计,目前已发现19种载入国家保护名录的植物。 

   仙湖苏铁紫纹兜兰 

   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建市30多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对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2004年,仙湖植物园开始编研《深圳植物志》,对深圳范围内的植物进行了全面的标本采集,力求所采集的标本能全面反映深圳的植物资源。通过对标本的鉴定与植物种类的编目,深圳发现野生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500种左右,其中梧桐山、七娘山、羊台山、梅沙尖、排牙山和塘朗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郊野公园的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 

   从1983年起,深圳多名植物专家踏遍塘朗山(南山区)、梧桐山(罗湖区)、三洲田和梅沙尖(盐田区)、田心山、笔架山、七娘山等,已经发现仙湖苏铁、紫纹兜兰、刺桫椤、土沉香等19种珍稀植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三级渐危植物3种,广东省省级保护植物2种。他们大都是古老的具有热带属性的植物(详情见列表)。 

   然而,大批珍贵野生植物现形的同时,它们遭人类活动威胁而危在旦夕的现状更叫人心惊:如经济价值极高的土沉香因为遭大量砍伐,成年植株几遭毁灭殆尽,仅存幼年植株。记者了解到,上述珍稀野生植物在深圳的分布呈零星状,大都分布狭窄、种群数量少(个别种仅发现了一株或几株),面临的威胁包括病虫害、人类砍伐、经济开发和植物绞杀等,随时有消失的可能。有关专家认为,《深圳植物志》的编研有利于人们了解深圳的珍稀濒危植物和加强人们对深圳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 

   引进410种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植物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植物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它是指将植物移到它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深圳仙湖植物园作为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场所,一直致力于进行植物的迁地保护工作。目前我市收集的植物种类已近8000种,其中珍稀濒危的植物有410种。 

   其中,荷叶铁线蕨、中华水韭、德保苏铁、攀枝花苏铁、长蕊木兰、华盖木、坡垒、杏黄兜兰、同色兜兰等都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记者了解到,荷叶铁线蕨原本生长在三峡库区,数量稀少,后来由于三峡库区蓄水,荷叶铁线蕨的生长地被淹没了。2002年,仙湖植物园为了不让该物种灭绝,便引进至仙湖蕨类种质资源保育中心生长。 

   这些植物在仙湖植物园中生长,更有一些通过人工繁殖扩大了种群,最终得以返回原本的栖息地继续繁衍。如2007年国家林业局与仙湖植物园共同启动的德保苏铁回归工程,就将500株人工繁殖的德保苏铁幼苗送回了原产地广西德保。2012年12月,深圳市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在仙湖植物园正式成立,实验室将全面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进化、植物引种驯化、植物资源利用、城市生态景观等植物相关学科的研究,推动深圳市的植物科发展。 

   5种植物以深圳命名 

   在历次考察中,科研人员在深圳发现了一些植物的新物种,其中的一些为了纪念新物种的发现地,遂以深圳命名该物种,它们是:深圳槭树、深圳香荚兰、深圳拟兰、深圳耳草、深圳假卫矛。此外,深圳仙湖植物园科研人员在1996年发现了一种苏铁属植物的新物种并在深圳塘朗山发现了该物种的居群,为了纪念仙湖植物园对苏铁科植物的保护工作,该物种被命名为仙湖苏铁。 

   据了解,深圳是我国南亚热带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深圳多位植物专家比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两本权威目录对深圳的野生植物进行调查,足迹踏遍深圳各个山地、丘陵、海岸和湿地,其中最长的一次历时3年。 

   据了解,2017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XIX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将在深圳举办,这是国际植物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国际植物学大会自1900年起每6年举办一次,大会将汇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植物、真菌领域顶尖的科学家,涉及植物科学所有方面的议题。作为展示我国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的窗口,也是深圳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单位,深圳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届时将成为参会植物学家的焦点。如何能充分展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科学研究水平就成为摆在深圳植物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项挑战。目前,仙湖植物园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景观及科研的提升计划,以迎接这次植物学大会的召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