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综合新闻

三峡地区有316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新华网重庆11月3日电(记者李松)作为我国各大区域植物区系重要交会区和珍稀植物“避难所”,经过多年野外调查统计,三峡地区目前有各类国家级保护植物316种。

  记者在此间召开的201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上获悉,三峡地区拥有古老的自然历史,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该地区除在植物区系上和植被类型上显示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外,还保存着许多珍稀和中国特有的属种。调查显示,三峡库区目前有各类国家级保护植物316种,其中61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单。

  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宇介绍,从2007年以来,中科院组织了多个植物采集队对三峡地区采集高等植物标本3万多份,完成了三峡地区高等植物编目工作。植物调查不仅在重庆巫溪县发现绝迹多年的小柄果海桐,还发现了涪陵银莲花、武隆海桐、巫溪叶下珠等新物种。同时,专家还专门对素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丰都车前进行了抢救性移栽。丰都车前野外生长仅分布于重庆巴南区至忠县的3个长江江心岛上,仅存290株。因三峡蓄水,该植物极度濒危。被称为“植物大熊猫”。从2008年以来,190株丰都车前被移植到宜昌三峡植物园,目前已全部成活。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还通过实施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宜昌黄杨等三峡库区濒危植物保护工程,加大珍稀植物抢救性移植和相关植物保护区、物种资源库建设等工作,保护了大量珍稀植物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