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及其抗癌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香茶菜属(Isodon)植物隶属唇形科(Lamiaceae),是我国民间广泛使用的草药,多具抗菌、消炎和祛无名肿毒之功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研究员课题组自1975年以来,已对国产67种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中共分离鉴定了965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发现了20余个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共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论文202篇,学科前15%论文88篇)。所研究植物的总数和发现的新化合物均占到了全世界该研究领域的70%以上,这不仅丰富了萜类化学的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在世界植物化学领域居领先地位、成就最显著的领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组近年来在该属新颖结构二萜和抗癌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从腺叶香茶菜(Isodon adenolomus)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罕见的、高氧化度的碳苷类对映-贝壳杉烷二萜neoadenoloside A(Chem. Commun., 2012, 48, 7723-7725);从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 var. laxiflora)中分离得到了2个具有新奇骨架的螺环内酯型二萜neolaxiflorins A和B(Org. Lett., 2012, 14(1), 302-305);从三叶香茶菜(Isodon ternifolius)中得到了分子中具有罕见10元内酯环的一类新二萜(ternifonane型)ternifolide A(Org. Lett., 2012, 14(12), 3210-3213)。


  抗癌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陈国强教授合作研究发现,腺花素 (adenanthin) 能直接以过氧化还原酶(prx.)I/II为靶标,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的分化,阐释了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新机理,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12, 8, 486-493)上。


  以上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家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项目(U08326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3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2939)的联合资助。


新颖结构和活性二萜化合物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