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认识植物 > 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的资源现状


  摘要 介绍了龙血竭基源植物龙血树的资源状况和濒危的原因,建议兼顾龙血树的开发和保护、培育和利用,有利于珍稀龙血树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龙血树;资源现状;繁殖方法;栽培;保护
  
  据《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记载,龙血树是龙血兰科(Agave)龙血树属(Dracaena)植物。龙血树虽属于单子叶植物,但它茎中的薄壁细胞却能不断分裂,使茎逐年加粗并木质化,形成乔木。龙血树原产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全世界共有150种,我国只有5种,生长在云南、海南、台湾等地。龙血树叶长似剑,密生于枝顶;花期时,枝顶长出硕大的花序,每个花序上开放数百朵绿白色的花朵,十分美丽;浆果成熟时为橙红色,与绿叶相映,也招人喜爱。若经矮化盆栽,置于厅堂馆所或者客厅、卧室,高雅有趣极富异国情调,可作为观赏树种。龙血树的树脂为红色,用其加工生产的龙血竭,是名贵中药之一,被称为“活血之圣药”,又名麒麟竭、竭留、海蜡等,是中医常用的活血散淤和止血药,其性平,味甘、温、咸,具有良好的活血散淤、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等功效,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淤滞等症,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因而,龙血树又是珍贵的药用植物。随着市场对龙血竭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伐和环境的破坏,龙血树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濒危灭绝,被国际上很多国家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龙血竭植物资源状况
  
  我国自1971年以来开展了进口南药的资源和代用品的研究工作,于1972年在滇南勐连、沧源、勐腊等县找到了龙血竭资源植物——柬埔寨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t Gagnep),为我国的南药生产增添了一个新的本国原料品种。据统计,世界各地产龙血竭(Dragons blood)的基源分属于4科5属约20余种植物。属于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龙血竭植物约4~5种,如索科特拉龙血树(D. cinnabari Balf. f.)(产自东非索科特拉岛)、龙血树(D. draco L.)(产自西北非卡那里岛),以及阿拉伯龙血树(D. schizantha)均为龙血竭最早的基源植物。东南亚地区如泰国、越南、柬埔寨产的D. loureiri和D. terminalis也可形成龙血竭。以下介绍几种龙血竭基源植物。
  1.1龙血树(D. draco L.)
  龙血树(D. draco L.)起源于加那利岛、Madeir岛、佛得角,它的树干能分泌一种可供染色、药用的红色树脂龙血竭[2]。常绿,生长缓慢,达9m高。多年生,喜全光,耐旱,土壤pH值要求6.1~ 6.5。霜冻温度为-5°C;全光或遮阴下可生长;水分要求中等。树形似棕榈,叶片剑形,叶带刺,淡蓝绿色,肥厚多汁。花绿白色且有香气。开花时间为晚冬或早春。成年树叶常绿,很多年才展开成一株树,之前不分枝;生长极端缓慢,8~11 年可达60~90cm,开始开花。在加那利群岛几乎同时开花,树龄15年开花。开花导致分枝,形成一定分枝的树型。根据分枝的数量,可定龙血树的年龄。花开在枝顶,绿白色,后结橙棕色浆果。比樱桃稍小,有红色突起的树脂状物质,有甜味。在霜冻前播种繁殖,在贮存前去掉外种皮,干净的种子可成功保存。繁殖可用顶芽扦插、分株繁殖和播种育苗。
  在加那利群岛,7个岛中5个岛上可找到龙血树(D. draco L.),共计有几百棵。在马德拉岛和在亚速尔群岛,龙血树(D. draco L.)通常长在海拔200 m以下的沿海峭壁里。由外地引入当地的会吃龙血树种子的一种鼠食用龙血树幼苗的山羊和兔子,都会影响龙血树的生长。由于农业生产造成龙血树生长地的减少和用火的原因,也加速了龙血树的减少。龙血树(D. draco L.)普遍存在于世界上耕作区,并且被地区、国家和国际立法保护,但如果龙血树(D. draco L.)要在野生状态下继续存在,必须实施保护龙血树的教育宣传和建立保护区计划。龙血树(D. draco L.)2003年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归类为易受危害的物种列为红色名单,被定为佛得角红皮书中的濒危物种。
  1.2龙血树(D. cinnabari Balf. f.)
  龙白树(D.cinnabari Balf. f.)分布于索科特拉岛,是当地的乡土植物,生长于海拔500~1 550 m的地方。常出现在常绿和半落叶林地,但存在的数量不一,显示不同生长旺盛程度:在花岗岩Haggeher山区(特别在中西部),龙血树在高海拔地方数量多,且龙血树树龄结构好和小植株多(特别在有庇护的沟壑里和在花岗岩石峰之间的密集森林地带);在Haggeher(即Firmihin)森林地带附近的石灰石高原有龙血树,树龄层次结构好,但没有再生迹象,除了在家畜不能进入地方;在某些远离中心的东部石灰石高原(即Hamadero),没有再生的迹象,这些森林地带龙血树生长良好,几乎全都是成龄树,很大区域除了很少数量龙血树或龙血树单株外,没有其他树生长。
  龙血树过去广泛分布于索科特拉岛,但1998年起处于涉然状态。虽然从索科特拉岛不能获得直接的古生物资料,但有强而有力的旁证该群岛过去数百年一直干燥。因此,龙血树原始林地的范围和质量衰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列岛正在逐渐干涸。在龙血树不再生的区域,较年轻的树不扩展形成典型的伞形状的树冠,而是形成更高的树干。早期龙血树的树冠通常被花覆盖,而现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部分被花覆盖,或树冠一侧有花,并且几乎不能结果。另外,干旱有时导致结果枝从树上脱落。如果树上的果少到一定程度,树就开始枯萎。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下降,采集血树脂的活动已有所减弱,但其仍是龙血树生存的一个潜在威胁,另一威胁来自使用龙血树枝叶做传统的蜂箱。另外,树叶被人们捣碎用业作为山羊的饲料,龙血树的果被人们收集用以喂牛和羊,这些虽不是导致龙血树衰减的主要原因,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1.3龙血树(D.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
  龙血树属植物共约150余种,产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产约8种。目前公认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其拉丁学名被鉴定为D.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又称交趾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 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1985~1990年的中药资源普查中,在思茅的景谷等县发现了大面积的龙血树纯林。
  剑叶龙血树在云南省分布的生态区多为悬崖绝壁的石灰岩地区阳坡,垂直分布区为海拔800~1 700m,常见于山势险峻、坡度较陡的石缝间。云南金平、勐腊、景洪、思茅、普洱、景谷、孟连、沧源、镇康、耿马等地通称为岩棕;基诺族称雅波德,傣族称埋嘎筛,爱伲族称来筛等;广西称为山海带。剑叶龙血树为长绿乔木状植物,茎高3~7m、直立、少分枝、具密环状叶痕,树皮灰褐色;叶聚生于茎的顶端、剑形、无柄、革质,长约110 cm,宽4~5 cm,中部扩大至6~7 cm,先端渐尖,向基部变窄后又扩大抱茎,中脉明显;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120 m,花2~4朵簇生,白黄色,花小,长7~8 mm;浆果球形,直径10~12 mm,桔红色,干后黑色。龙血竭形成于受损伤茎干的次生维管束及结合组织中。
  

[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