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认识植物 > 趣味植物

会散发浓郁芳香气味的花卉--香花

      「香花」(scented flowers)一语,并非植物学或园艺学上对花朵的正式分类或严谨的学术用语,而是通俗化的归类称呼。盖「有花皆香」,那怕是原生于东南亚印尼,体型为全世界最大,但其味道实则令人难以忍受的「莱弗士花」,它的腥膻臭味也可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异香」,依然有蜂蝶昆虫被它的独特气味所吸聚而回绕周旁。唯甚多种类的花朵皆蕴藏有「油细胞」,会不断的分泌出芳香油,或是在新陈代谢之过程中产生具浓郁芬芳气味的成分,散发出沁人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此等香味浓烈的花卉,分布极为广泛,各地均有栽培,春夏两季常是它们盛产的季节,单是台湾即有数十种之多,而究竟有多少种则因每个人对香气的感受程度不同,致难有明确的界定。同样的一种花,或许有人认为仅属清淡,有人却会觉得香气过于浓重以致无法忍受,还曾有人因邻居栽植的「夜来香」味道重得致其失眠而引发纷争。虽然,就大部分人而言对于花卉当是「宁可爱其香」了,由于各人对嗅觉的敏锐度和可承受度俱不相同,因而难免会影响其对不同种类香花的差别喜好程度! 

    为使国人进一步了解此类的花卉,邮政总局爰特别印制一组三枚的「花卉邮票--香花」。本组邮票系委请国立台湾博物馆植物学组组长郑元春先生规划,现将邮票主题所选用的紫罗兰、山黄栀和含笑花三种花卉逐一说明如下: 

一、 紫罗兰(Stock,学名为Matthiola incana) 

    紫罗兰与花椰菜、青花菜、高丽菜…等同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绿中带白的叶片呈狭长状。花朵绽开于枝梢,有单瓣与重瓣之分,花色则有紫、紫红、紫蓝、粉红、白…等多种,都能散发出清香怡人的芬芳香味,适合作为盆栽或于花坛中栽育。原生于地中海沿岸的紫罗兰,于欧美地区及日本俱甚常见,在台湾地区的栽培尚不普遍,唯从另一角度观之,它则深具有可待开发的空间;另则有一种和三色堇、香堇菜同属堇菜科(Violaceae)的植物—Violet,中名亦译作紫罗兰,常被茶商用作为紫罗兰花茶的材料,然则两者有别,不宜混淆。 

    通常,紫罗兰的植株在叶片生长逾10片以上时,株体便已足够茁壮,倘又能适逢15~20℃的长稳低温期,则能发育成花序既长、且花朵排列紧密的优良产品,而在气温常年暖和的地区紫罗兰反而不易长成。台南区农业改良场曾突破气候上的限制,采用品质良好之紫罗兰19个切花种品种和6个盆花种品种,于初秋时分择128格穴盘试种20天,再将祇有6~8片叶片的苗株移入设定温度为10℃的生长箱2至4周,之后又移植到温室内或花盆中,兼以生长素喷施,从而育成了可在台湾秋、冬季节自然开花的早生种紫罗兰,较其正常的花期提早约莫10~15天,茎部与花序也皆可栽育得比原生种为长。 

   若在10月时,甫以盆花品种配合紫罗兰的苗期,藉由低温处理生产高品质盆花,则恰好可于春节前上市于盆花市场,获得最佳的经济利益。应用类似的技术也可延长紫罗兰产期,使其延至晚春的较高温季节生长。富含香气,以紫色为主又颇艳丽的紫罗兰,正如同熏衣草一般的广受大众喜爱,倘能更普遍的推广种植,必能一跃而为新兴的花卉。 

二、 山黄栀(Gardenia,学名为Gardenia jasminoides) 

   黄栀花是属于茜草科(Rubiaceae) 、黄栀子属( Gardenia )的常绿性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有栀子花、黄栀子、雀舌花以及林兰、木单、鲜支、越桃…等,种类繁多,近约百种,在我国计有7种,山黄栀则为其中的一种。山黄栀的株干高约2至4公尺,分布华南、中南半岛、日本和台湾,于全台湾低海拔山区的向阳山坡或阔叶树林中均常见到野生之山黄栀,另于公园、庭园及校园亦常见到以人工栽植者,并适合作为盆栽、盆景及绿篱、庭园之露天栽培。黄栀树在我国古时即被视作是高经济性植株,其花果根叶俱有用途,司马迁着之《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载有「…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之语句,不难想知黄栀树确属价值匪浅之作物。现今台湾地区的黄栀花盛产地系以桃园县之山坡地和彰化县田尾乡为主,主要是作为造园、造景与推动公共工程时美化环境之用。 

   山黄栀的叶片呈对生状,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锐尖,两面光滑,近于无柄,托叶基部合生成鞘筒状;于仲春至初夏的3~6月时段开花,花为伞型花序,花形系呈单瓣之貌,乃自细小的枝桠开出白色花朵,为3~4朵腋生或顶生,花瓣则有6枚,清香扑鼻,晒干后尚可当作花茶香料,故颇受园艺界之喜爱,花谢时渐转为乳黄色,为中国典型香花植物之一;秋、冬时可结成长椭圆形的浆果,果有五棱,果皮成熟后呈橘黄色,常吸引白耳画眉、绿绣眼、绣眼画眉和白头翁等鸟类前来啄食,果实含黄色素(crocin),因得作为黄色染料遂被取名「黄栀」,且可加工制成食用色素,也可供作药材。山黄栀的花香味,实乃因其蕴涵的benzyl-acetate、linalool-acetate与anthranylic-methylester…等精油成分散发出来的。迩来,以香花植物的花卉制作成花茶、花水备供酌饮浸泡之自然疗法甚告风行,而黄栀花正是业者极爱选用的香花植物之一。 

   耐旱性颇佳的黄栀花,生长适温范围为22~28 ℃,适合于高温湿润和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植地的土壤以稍带粘性的壤土为佳。本性强韧的黄栀花发根力强,一般的繁殖系以扦插法为主,亦可用播种法及压条法繁殖。扦插法得在3~4月的春季或9月的初秋季节行之,择选长约20公分、直径约1公分,生长良好枝桠,斜插于花床并经妥善遮护,约经一个月便可发根,俟扦插成活后翌年即可移植本圃;播种法往往于9、10月为之,虽可获得较多量的子代,但因需等2、3年方会开花,以致除了育种、采种之外不常使用;压条法则适合于春季俾有较高的成活率,1至2年后植株就可长出茂盛娉婷的花朵,花期完后宜修剪过于丛密杂乱或枯萎零弱的枝条,并于秋、冬季节施行追肥和进行换土,以便促进翌年的蓬发兴茂。 

三、含笑花(Banana shrub,学名为Michelia figo) 

    含笑花为木兰科(Magnoliaceae) 、含笑花属(Michelia)之常绿性灌木或小乔木,别名含笑美、笑梅、含笑梅或香蕉花,最后一个别名乃肇源于其浓郁厚重的香味略似熟透的香蕉,英文之Banana shrub又直译为香蕉灌木,但其实含笑花株和香蕉树两者在植物分类上相去甚远。它比较适合于pH值为5.0 ~ 5.5的微酸性土壤,株体高约1~2公尺,茎干因有微小的疣状突粒故略显粗糙、树皮呈灰褐色,花芽、幼小枝桠上和叶背中脉长有黄褐色的细绒毛;革质光滑、全缘互生状的叶片为椭圆形或卵形;直立状的花朵系单生于叶腋,于3~5月盛开,花径约2~3公分,乳白色或淡黄色的花瓣通常为六片,花瓣常微张半开,又常稍往下垂,呈现犹如「美人含笑」似的欲开还闭之状,在大陆四川和邻近省分则因其花苞似梅而称作「含笑梅」。 

     在我国,含笑花古来即为众人熟稔喜爱的香花植物,宋赋—「含笑赋」序中曾撰曰「…南方花木之美,莫若含笑;绿叶素荣,其香郁然…」。盖其气味香醇浓久却不浊腻,并且也是极佳的天然香料,得用以轧炼出芬芳的香油,尚可采摘其花卉供作为制茶时佐用的香料。含笑花属内之植物近约有50种,其性较不耐寒,故大都散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理区,而我国原产者即多达三十余种,主产于南方各省诸如江西南部、广东、福建以及台湾一带之山坡地,野生型态者多半混生于南方的阔叶树林中。现台湾全省各地均有栽种,但多半集中于桃园、彰化、埔里与台南,以盆栽销售为主,庭园造景次之。在园艺用途上主要是栽植2~3公尺之小型含笑花灌木,作为庭园中备供观赏暨散发香气之植物,当花苞膨大而外苞行将裂解脱落时,所采摘下的含笑花气味最为香浓。 

   含笑花可用扦插、高压法和嫁接法等方式繁殖。扦插法宜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之,可取犹未发出新芽、但留有3~8片叶子之木质化枝条或顶芽约15公分,于插穗基部沾附发根素插置于沙质土壤上,另予适当遮荫及保持环境湿润,约2~3个月即可生根,再于翌春移植;高压法系最适合于开花之后、即于4~5月间行之为最佳,若是选择株龄为2~3年之壮硕枝条进行土压,则经3~4个月即可生根;较不被业界常用的嫁接法,宜在5~6月间实施,常是以木兰作为砧木,成活之后可快速生长。根部肥厚多肉的含笑花,不耐移植,若实在必须进行移植时宜多带土球,而植株的修剪、整型则是以越冬之前为宜。(陈文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