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家庭养花 > 兰花植物

兰花白绢病的防治


  白绢病 (Southerm blight、White mold、White silk)

  ‧病原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
  
  兰花白绢病由真菌Sclerotium rolfsii所引起,可对兰花造成严重损失,高温潮湿时病害发生严重。

  ‧病征:
  
  此病菌生长适温为28-32℃,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最容易发生,可以感染根及叶片,造成根腐及叶片软腐,常在聚盆苗或幼苗上发生。感染后期在根茎基部与植材相接处,出现白绢病特有的白色菌丝及白色(初期)、淡褐色及褐色(后期)的菌核颗粒,此乃病菌的残存组织,菌核是本菌的重要传染源。当病菌侵入茎基部及根组织内时,叶片稍加用力即脱落。本病害发生于春作末期或秋作初期,性喜高温多湿之气候,于高温时发病严重。
  
  本病病菌发生于多种兰花植物,如洋兰、东亚兰、报岁兰、四季兰、拖鞋兰、春秋石斛兰、文心兰、蝴蝶兰、寒兰及一叶兰等。遇环境适合时可侵害寄主之任何部位,如球茎、根、茎及与介质接触之叶部等。因寄主种类、年龄、生理状况及侵入部位之不同而病征稍异,最常见病征为为害根部、伪球茎及分生芽未展开幼嫩组织(如图)植株近地际部附近组织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呈不同程度之褐色到黑褐色坏疽,随后长出白色绢状菌丝,植物失去生气,地上部萎凋黄化,叶片干枯卷曲死亡,湿度高时,检视受害部位,病部常覆盖白色绢状菌丝,附近介质亦出现白色菌丝及菌核,其后菌丝崩解消失,仅余菌核,地下部茎或根系周围可见白色菌丝束缠绕。幼嫩组织发病时造成之软化腐败与疫病、软腐病等类似。老组织发病时或环境改变不宜病势发展时,仅出现坏疽斑,生育不良。

 
葉部病徵

 
白絹病形成菌核

 
文心蘭白絹病

 
白絹病形成菌核


  ‧病原菌:

分  类:
无性世代
 Deuteromycetes (不完全菌纲)
 Agonomycetales (无胞子菌目)
 Mycelial sterilia (无胞子菌科)
 Sclerotium (菌核属)
有性世代
 Basidiomycetes (担子菌纲)
 Aphyllophorales (无折菌目)
 Corticiaceae (膏药菌科)
 Athelia
分  布:
病原菌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美国、中南美洲、非洲、澳洲、印度、地中海沿岸、东南亚、中国及中国台湾均有之。纬度虽高,但局部条件适合,北韩、日本及西伯利亚亦曾发生。
寄  主:
寄主多达 100 科 500 种以上,以豆科及菊科最多,其次为葫芦科、石竹科、十字花科、唇形花科、毛莨科、大戟科、玄参科及茄科。单子叶植物则以禾本科、百合科、鸢尾科及石蒜科为主。低等植物如苔藓类亦有。寄主植物中有多种作物常发生白绢病,如大豆,花生、西红柿、水稻苗、兰花、百合、鸢尾、麒麟菊、宿根花卉的黄花、白花孔雀菊、洋桔梗及其它多种花卉。
形  态:
白绢病菌菌丝呈白色,分二型,大菌丝直线生长,每节细胞约 5.7×60-100 mm,有扣子体;小菌丝宽约 2.5 mm,生长较不规则。菌丝分枝增加并交织后形成白色菌核苞芽,发育成熟菌核之形状为球形,椭圆形至数菌核合并而成之不规则形,深褐色,大小在直径 0.5-1.5 mm 左右。成熟菌核分外皮、皮层及髓,外皮含可抵抗不利环境之黑色素,外观很像萝卜或油菜种子,为存活于土壤或介质中之主要构造。有性世代在自然界中不易产生,需用人工诱导。担子器棍棒状,形成于分枝菌丝的顶端,上生 2-4 个担子柄,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梨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平滑,大小约 7.17±0.63×4.80 ±0.12 mm。有性世代曾于我国蝴蝶兰及寒兰病株上发现。有性孢子无病原性。
诊断技术:
 
 
1.
植株失去生气,垂头丧气。挖出后,地下部常有水渍斑,并有白色菌丝。其上常有白色黄色至褐色,大小有如萝卜或油菜种子之菌核。
 
2.
幼苗常于地际部茎及叶片上发生软化腐败,亦有白色菌丝及菌核形成。
 
3.
介质表面及其中有白色菌丝及菌核。
生  活  史:
本菌以菌核为主要存活之构造。室温干燥下,可存活达5年以上,浸于水中亦可达 3 个月以上。菌丝则很容易崩解而消失。高温下 (50℃) 菌核只能生存 2 小时左右,菌丝则不到 15 分钟。本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内有机质中则可行腐生生活,而长期存活。本菌可藉水流和带菌土壤、介质、有机质或人员机具之携带而传播。带病苗木及种球,宿根等则可行远距离传播。栽培介质中以蛇木最容易携带本病。潮湿时如肉眼可见其上有白色物,常为本菌之菌丝。进口介质,原封只开一小口,种植花卉后,亦有本病发生,可为远距离传播之例。其它生物性介质如、如稻谷秆、花生壳、玉米碎梗等堆积过久易为本菌污染而传播。菌核遇温度及湿度合宜时,发芽很快,侵入植物,产生白色菌丝,其后又产生菌核。

  ‧发生生态:
  
  土壤或介质松软时,病菌可于相当深的部位为害,而黏土则只能于表层发生,80% 之菌核分布于土表下 30 公分之内。黏土中,土表 7 公分以下之菌核,几乎不能发芽,埋太深菌核即死亡。在通气良好的砂质土壤及坋质土含量高、保水性佳的土壤或介质,利于本菌之腐生生长,并增加病害发生严重性。病菌菌丝生长之温度最低为 8-9℃,最高 42℃,最适宜为 25-35℃ 之间。本菌菌核发芽最适温度为 21-30℃,低于或超过此温度范围时,发芽率明显降低。潮湿适合病菌的发育,土壤含水量在 20% 时,本菌腐生能力最高。随含水量之增加菌核发芽率降低,但通入空气后可得良好之发芽,此现象明显与本菌之好气性有关。漂浮于水面之菌核仍能造成严重之菱角白绢病。高空气相对湿度对本病之发展非常重要,湿度饱和时,菌丝可向植株上方蔓延,反之则仅于地际部发生。种植花卉时,使用大量介质及有机质,其间有大量空隙,因此地下部之相对湿度及通气甚高,故病菌侵入地下部植株,有时地面尚未见菌丝。本病的大发生往往是由于兰花生长繁茂,已全部屏蔽盆面,或放置密度过高,温室通风排水不良,造成微气候中高空气相对湿度所致。有机质 (腐生基质) 为本病猖獗最重要因素之一。未分解之有机质常发出挥发性气体,促使菌核形爆发式发芽而侵害寄主,或提供病菌之食物及能源才能为害,并降低土壤酸碱度,提供病菌之有利环境。除此之外,尚可增加土壤通气性与土壤表层之湿度。保存不当之有机质如稻谷秆、花生壳、玉米碎梗等堆积过久易为本菌污染而成为传染源。已腐熟之有机质不易为本菌利用,且其中如有病菌亦会被酵过程中产生之高热杀死。综而言之,于土表或接近土表处,白日 29-35℃,夜晚不低于 23℃,土质或介质松软,含大量有机质,空气湿度高,介质潮湿但未淹水,介质酸碱度在 pH 6 以下,本病发生严重。各地四至十月梅雨、台风季节温度及湿度均高发病较严重,十月以后温度下降,病势即停滞。冬季温室内通风不良,湿度大,盆花放置过密,遇温度回升亦易诱发病害。

  ‧传播途径:
  
  本病为土壤传播之重要病害,病菌以菌核状态残存土中多年,遇寄主时抽菌丝发芽为害。在田间藉水及农具污染而传播病源。

  ‧防治方法:
  
  兰花因为盆栽,白绢病问题较为单纯,仅需考虑介质、种苗、盆具及管理。

一、
药剂防治:
 
1.  
50%脱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
 
2.  
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
 
3.  
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 (药液应喷及栽培基质,喷药后应停止喷水5~7天)。

二、
发现白绢病后应将病叶、病株及附近植材搬走烧毁,附近植株则要立刻喷施防治药剂三次以上。

三、
种植前,介质以蒸气消毒,或使用   0.6% 尿素淋注后覆盖一周消毒。
 
四、
阳光充足地区或夏季,可将盆栽材料堆成 25cm高 (2.3×1.1 m),覆盖双层透明塑料布行日光能杀菌。腐霉病菌、疫病菌、镰孢菌及白绢病菌 10 日即可杀灭。春秋季则可减少堆积高度或延长处理时间。使用平面式阳光收集器 (Flat solar collectors),视日光强度而定,白绢病菌及土香1日即可杀灭。立枯丝核菌及根瘤线虫需 2 日。如此除白绢病外,尚可防治其它数种重要兰花病害。处理后储存于干燥干净处。
五、
除经洗净并处理,不可使用水稻育苗盘育兰苗或发病植株所遗之盆具种兰花。
六、
种苗消毒:种苗易携带本病成为初次感染源,故应向信誉卓越之公司采购,有疑虑时种植前应消毒,可用 50% 免赖地、50% 福多宁或 75% 灭普宁可湿性粉剂,稀释后浸泡。
七、
温室必需保持通风良好,植株不可过密,避免微气候中之湿度过高。
八、
力行田间卫生:兰花发病后应迅速隔离,拔出植株清理后以干净介质重新栽植,灌注 50% 福多宁及 75% 灭普宁可湿性粉剂。病株之介质及盆具应予销毁。如发病严重,或不合经济价值之兰花则全部销毁。注意浇水以免病菌随水溅至健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