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综合新闻

广西西北部发现大量原生态珍稀兰科植物种群

      记者近日获悉,在广西西北部的雅长林场区域内,生长着众多原生状态的野生兰科植物居群,有40属110种之多。此发现极大丰富广西野生兰科植物的基因库,具有很高的植物资源科研价值。

    据初步考察统计,广西雅长林场发现的这个兰科植物居群,约占广西野生兰植物属数的50%、种数的40%,有地生、附生、半附生和腐生4种生活类型。在海拔300-1900米的山区里,成片分布着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珍稀的兜兰品种——带叶兜兰、长瓣兜兰、硬叶兜兰等,另有云南石仙桃、莎叶兰、兔耳兰等二三十种兰科植物密集分布。区域内总体物种分布的丰富度平均达每平方公里0.45种,在局部地区,4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着20-30种兰科植物,密度之高国内少见。其中有5个名贵品种创下单品种高密度、多品种高密度两个全国第一。

    在这个野生兰科植物群中,有广西新记录的属1个,即盂兰属(Lecanorchis);有广西新记录的种9个,分别为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密花毛兰(Eria spicata)、小花火烧兰(Epipactis hellebroine)、滇金石斛(Flickingeria albopurea)、红头金石斛(F. calocephala)、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长距玉凤花(Habenaria davidii)和盂兰属1种(Lecanorchis sp.)。这些新发现的种属数量之多、单位面积物种的密度和群居的数量都很罕见,也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长罗毅波博士在考察雅长林场时,发现了世界最大的莎叶兰(Cymbidium cyperfolium)和越南香荚兰(Vanilla annamica)居群。莎叶兰居群面积约6000平方米,约有1.2万个基株,平均每平方米有2-3个基株。每个基株具有克隆分株30个左右,基部冠幅为10-25厘米,上部冠幅为55-63厘米。此外还有较多的实生幼苗。虽然密度很高,但长势良好,显示该居群处于稳定发展期。越南香荚兰居群面积近5000平方米,有约2000个基株。罗毅波博士还在林区内发现数量较大的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它花朵大,有玫瑰红色的花瓣,在同属植物中独一无二,观赏价值极高。难得的是,贵州地宝兰自1921年被德国植物分类学家Schlechter根据在贵州罗甸采得的唯一标本命名和描述后,后人就没有在野外发现过它,以至于我国植物学家在编写中国兰科植物志时,只能参考Schlechter的描述来记录该种。

    据了解,随着人们对兰花特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认识,野生兰花一直以来被无序采挖,野生兰花资源已日渐枯竭。我国原有18种野生兜兰,后来几乎尽数流失国外。20世纪80年代初,杏黄兜兰、硬叶兜兰流入日本,单株售价惊人,后来繁殖的植株在欧美市场上也价格不菲。一些珍稀品种如美化兰、大雪兰、独占春和近年来才发现的文山红柱兰已频临灭绝,其他稀有种类也仅在部分交通极不便利的山区少量存活。过量的采挖使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的部分兰花区变成了无兰区。为了对雅长林场这批宝贵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有效保护,目前广西方面正在积极筹建省级兰科植物保护区、兰科植物组培繁育中心等项目。(完) (记者 农学熙 香港文汇报广西西联络处)
TOP